《長風經》
那位明霞公在道門中還有個誦名,其曰:無上玄元玉始天尊,又稱無量,贊頌玄妙。
當然,這是后人加榮,至于是否天尊下凡,真相到底如何誰也說不清。
院內,陳嶼看向旁側其余兩人,一高一矮兩位道士都點頭,大抵之前已經見過這場面,習以為常。
四人中,唯有他來得最晚,對這些道門細節之處最為陌生。
誰叫前身不好這個,偏愛闖蕩。
“門中還有長輩,容貧道先去一步。”
另外三人都不似陳嶼這般孤零零,這場盛會很難見,尤其在西州這處偏遠地。
所以門中但凡有能看上眼的,都被帶了上來,便是生拉硬拽,也得拖到平城中長長見識。
幾人年歲相差不大,性情又相近,于是聊得盡興,約好法會過后再行小聚。
陳嶼拿出請帖,循著童仆指引來到自己的房間,是一處環繞假山的竹屋。
周圍還有幾座,都不大,顯然是臨時加蓋。
他倒不介意,平城花銷不低,加之又恰逢法會,各路人馬匯聚,房舍酒樓客棧盡數被住滿。聽幾位道友說,便是最便宜的柴房如今也得二兩紋銀往上。
一晚!
“還好有提前安置,否則不少道士都得露宿街頭了。”
因為有的道派來的人不少,多是五六人一起。
床頭,打掃清理后,將包袱放下。
陳嶼沒有打坐,而是選擇了去外面與其余道士交流。
逛了一圈,直到午時才停下,此刻的他手中多了一枚印章、一卷古獸皮,以及一面銹跡斑駁的銅鏡。
都是在之前見到的法器散賣中心買來的,倒不是懷揣著簡陋的心思——早早他就用精神力附著在眼上,就差面貼面去感知,卻半點兒反應也無。
要么是他出了問題,要么這些都是尋常物,頂多造型古怪了些,年歲大幾輪。
至于為何花錢買下,原因簡單,一來這三樣物品不算貴,加起來都才一兩銀。
二來也算是給這次的法會之旅買作紀念。
“回去就供給老道士,這印章是大趙隆慶年間的,年歲長久,想來喜歡印璽的老道士會很高興。”
至于古獸皮,上面有些花紋圖案他很感興趣,據說是黎渠某地的部族所有。
“勉強當個收藏。”
陳嶼將之收起。至于去那個部族探尋這種事還是不要想了。黎渠靠近砣方,是西州最為偏遠的兩個大府,山窮水險,有不少野夷存在。
更何況他真的只是覺得花紋挺好看。
沒別的意思。
銅鏡也被收在布包中,這東西洗洗還能用,原本是某個道派用來掛牌匾上辟邪的,他覺得自家道觀還缺一個,普通的銅鏡又有些太尋常——掛上去太陽一射就刺眼睛。
所以選了個帶銅銹的古董。
十分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