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多三五次,精神便會壯大數倍,對方再如何遮掩也能撩開面紗看個夠。
陣紋與靈性的事有條不紊摸索,術法方面就要困難許多。
實際也不能說難,精神力大漲后輔助對炁的操控,怎么也能弄出一些大場面。
然這種耗費大力氣搞出的成效卻遠達不到自己預期。
他得找到炁與萬物自然之間的支點。
只有這樣才能將之撬動,那么騰云駕霧、呼風喚雨、撒豆成兵、搬山卸嶺等等神話傳說中的神通都將不再是幻想,有了復現的可能。
可惜,本質未能探明,不過陳嶼心態放得很平,搞不定那些就算了,先從最基礎的開始。
御物之術,這門自總結創出后便一直隨著精神與內炁變化而完善變遷的法術。
正如之前所言,說是法術,御物之術更像一種經驗性的技巧,不過在多次三番的修改下,總算有了幾分神異。
但見眼前,沒有白霧洶涌,沒有銀灰浮沉,只一道無形波瀾傳出,扯著不遠處木椅托舉在空飄蕩至腳邊。
動作輕柔、消耗大幅降低。
精神洞察下,能見到一縷縷蛛絲似的內炁纏繞其上,不過收束了數量,使得精巧許多,沒有往先那種一眼就能看出的粗糙感。
操使起來風輕云淡。
這才多少有些他心中術法的樣子。
試手幾次,他收回內炁站起身,去了后院。
陣紋術法之類分出部分精力即可,陳嶼將另一大半心思都落在了藥田中兩物。
一個草丹,另一個自然是山芒。
短短數日,后者已經徹底成熟,一如早前預料,變化不算明顯,根須處的功用強了兩成左右,那股涼意也遠不早先時候那樣強烈,刺激減輕了些。
最大的變化便是上下兩層葉片也多了兩分類似效果。
牢固精神,減緩過濾。
“直接汲取似乎有些浪費。”
精神力一寸寸吸收能做到,但那樣太慢太難,根須雖短,可葉片不少,以他的精神強度也需要不短時間才能完全吸收。
要不,煉成丹丸?
如何才能更有效的吸收藥力,這一點陳嶼很有經驗,吃就是了。精神力在體內的活躍程度可比外界要高得多。
不過直接啃草他沒這想法,所以想到了煉丹。
沒有配藥,沒有引藥,主藥下鍋煮一煮、焯一焯,再烘一烘、揉一揉,大體不差就是。
至于苦——能有變異桃花苦?陳嶼對口味的要求倒不多。
說起來,他之前到手的《風樸散丹》翻了十幾遍,內容早已熟記于心,此時想起后,突然有了些心思,想要比著上面的手法煉制兩份散丹出來。
許久前他煉過丹書上一種名為四方熾明丹的散丹,記得干巴巴、坑坑洼洼,只能算下品丹。
這次的話大抵差不離,陳嶼有自知之明,煉丹一看運氣二看經驗,余者便落在丹鼎功用、藥材品質上,四者他只占了最后,品相自然好不了
事實也果如他所料,煉丹過程無需贅言累敘,總之成丹比上次好一些。
下品丹中能入眼的那種。
中途還廢了一鍋,火候沒把握好,翻炒…起爐鋤丹的時候出了岔子,正常而言他這等精神力強大的,一心多用都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