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采餐霞,陳嶼最終仍然是如此定下來,對于立志要在種田之余走出一條新路的他而言,算是踏上了新階段。
內采精神與胎息而食炁、外采天地精靈而餐霞。
炁與靈合,則有了如今蕩漾腑臟中的霞光——他將之喚作法力。
其實一開始是想叫真元、靈元的,不過仔細考慮后果然還是〈法力〉這個稱呼更貼合修行氣質。
陳嶼不曉得自己如今算不算修仙,不過一路走來雖然磕磕絆絆,可此時回頭看去竟也是走出了不短的距離。
“就當我是在修仙好了。”
一個不會騰云駕霧、呼風喚雨的劣版修仙者。
在探究法力作用的過程中,他同時也在梳理,將過往走過的路整理出來,并非是一定要教授或是外傳,單單覺得雁過留痕,至少讓這痕跡變得整齊好看些,別太歪扭潦草。
當然,更多還是為了對以前進行一個回顧,反省問題,吸取經驗,以待將來。
“吸食靈液以強大己身、蘊養意識…”
午后,趁著休憩時刻,陳嶼抱著竹簡用內炁在其上勾勒文字。
“這一階段意識是重點,需要不斷強化至腦域所能承受的極限……直到孕育出真正的精神力……”
“精神力,無形無質,初時可離體數寸左右,或有刀刮火烤暴風卷弄的異樣……”
指尖停頓,他眉頭皺起又松開,手中重重一捏,將竹片化作瓣瓣碎片,轉而再次拿起旁側一枚,重新刻錄。
精神、意識、氣血三者關系緊密,尤其最后一者往往被忽略,縱然陳嶼有時也會不經意間忽略,因為元血一直以來的作用都不算明顯。
不過拋開氣血肉身談修行,無疑是走不遠的。
在他看來,自己所鼓搗出的新路目前只這一條走法,旁人走不得,需要靈液配合,而吸食靈液除了陳嶼這般有無垠意識海作為依靠,便只剩黑魚一樣由于某種意外提前吸食靈性,誕生意識光團。
這是精神力的雛形,勉強能擋住面對靈液時的本能欲望。
既如此,肉身的蘊養便不可避免,這是精神強大的根基。
“修行第一境,煉己。”
煉己,兩重含義,一者強大意識孕育精神力,一者沸騰氣血,滋養身軀氣力。
這種養煉到了最后,相互配合下才能真正引發質變——他當初經歷的第一次蛻變,五臟、元血、精神……種種特異皆由此發始。
煉己為筑修行之基,基礎打得越好往后內采、外采便能走得更快更順。
這一點在陳嶼身上已經體現得淋漓盡致,甫一蛻變,精神力磅礴無匹,直接洞開了泥丸宮。
“筑基煉己第一階段,需將意識養至極限,氣血旺盛如火。而后第一次蛻變,演化出精神力,洞悉內外。”
筑基煉己第二階段則涉足內炁糅合變幻,包括引炁入竅、配合初生的元血將身軀養練至更高層次。
氣血外化、力貫千鈞不過等閑。
至于第三階段,便是炁種煉五臟以及換血,從而觸發肉身的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