臟器與肉身本就一體,以往的他對此理解不夠,走著走著險些區別成兩端,如此做法一開始或許能練出一些東西,但長此以往必然會發生錯亂。
精神蛻變后,這些之前少有關注的點漸漸被注意到,尤其隨著靈性霞光每日的餐飲吞服,法力強大的同時流轉周身,一些細節逐漸顯露。
與之前通過草丹服食的那些不同,精純無比的霞光所帶來的效果雖然一兩次不曾明顯,可到了現在陳嶼漸漸回過味來兩者差距很大。
很早前他便有‘外界飄散靈性已死’的猜測,如今來看這想法或許不全對,但不同的靈性所表現出的特性確實相差不小。
從某些地方來看,說溢散飄搖天地間的那些靈性已經死去倒也沒錯。
“內呼吸到底是種什么體驗?”
陳嶼發散神思,迎風靜靜佇立,微涼感灌入袖口衣領,卻不甚在意。
說起內呼吸,當初自己剛剛凝聚胎息時便用了對方名頭,但后來在方臺閣中幾經查證,兩者到底不是同一事物。
“還記得,要在下丹田里捏金丹,要在血肉尋找經脈,要在五臟六腑聚神通……”
那時候胎息出現不久,丹田開辟,加上泥丸里的精神力,才踏入修行路的陳嶼內有什么前路可以尋證,只能依著上輩子看過的小說話本、神話傳說,以及這一世各種道門典籍,將千百年來前賢的腦洞和自己兩相對應,期許能走出一條與眾不同的通天大道。
事實證明,當時的很多想法太過想當然,比如金丹這玩意兒,胎息時他凝聚過幾次,等到有了內炁,又捏了幾次,如今法力出來更是第一時間嘗試。
統統失敗。
當時多般腦洞里,也就‘經脈’算是成功了一半,養炁經絡搭了出來用處不大。
至于元神,沒到最后一步陳嶼還打不了包票,只能說前路還算明朗。
食炁餐霞……他輕汲一口,法力沉凝在口鼻,良久,一道霞光晃晃悠悠自天邊飄搖而來,而在山間水霧中,朦朧云光同樣氤氳離散,卻沒能凝聚成功。
“萬物皆有靈,食靈之路還長得很。”
單純的霞光滿足不了陳嶼,隨著法力漸漸雄厚,日復一日的餐飲霞光收益變得固定,他正在尋找新的采**純靈性的法子。
目前唯一的發現便是比起天地溢散的靈性,事物依附的靈性純度要高不少,而這其中亦有區別。
因為吃的不多,他大致上將已經發現的諸多靈性分為優、良、普、劣四等。
這其中優等靈性以霞光為代表,劣等則是那些溢散的、漂浮入天的。至于良和普兩等,都歸于萬物身上。之所以會分化出兩種品質,是因為陳嶼在服食的過程中發現到不同事物的靈性并無一個淺顯的規律,如院前大青石的靈性就比院中石桌要精純些許,兩者同是一種石材。
還有鳥雀蚯蚓等,靈性甚至比不得一些雜草精純。
倒是靈植的靈性目前來看大多都屬于良等,比未沾染靈機靈液的事物要精純許多。
陳嶼嘗試過直接從靈液中提取靈性服食,但少之又少。
一竹筒靈液費心費力用啟靈法花去一兩個時辰分離后,排除那些溢散不見的靈性,剩下的還不抵他晨時吐納霞光半刻。
事倍功半,故而自那以后便不再干這種不討好的苦活。
靈機亦是一樣,能剝離的靈性太少太少,以至于陳嶼都懷疑,靈植的誕生是否跟靈機中的其它構成有關。
然而以他現今的精神力還做不到真正解析靈機,只能作出一些拿不定的猜測。
靈機搞不定,但在其它方面陳嶼倒是有些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