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在木板上有些麻煩,不如換個法子來尋找。”
念頭一動,陳嶼想到了符牌,當時每一道三才陣都占據一枚木牌,如今為了活動自如,一枚靈文刻錄一面自然也可以。
想到便做,內炁全無后,‘半自動木符篆刻單元’無法運轉,且那東西制作起來太繁瑣,還需要用到陣紋,正在去陣紋化的陳嶼沒有去費那份神。
靈文不多,比不得陣紋近百,只寥寥十九枚,不一會兒就篆刻出來。
因為靈文很簡短,哪怕已經刻意放大了字體,最后成品依然不大,紐扣般。
十來粒紐扣散落在身前,被法力托在空中,散發蒙蒙光。
“這樣就方便多了。”
精神力撫照,不用擔心看不清,紋理分毫畢現。他選出之前挑中的三枚靈文拼接在一起,然后目光又落向其余,法力牽引出薄薄一絲,一個個試過去。
排列組合是個重復的事兒,時間便在一次次排除中緩緩過去。
午后,餐飲霞光。
就著炒山菜悶了兩大碗,靈液催熟的黃皮黍有著補充氣血的用處,隨著境界提高,血肉淬煉消耗加劇,若非最近能以霞光滋補,恐怕早已將米缸翻了個個,吃得干干凈。
“比預期要快一些。”
當看到快要見底的大缸時,他心下了然,好在山田里的長白粟就在秋末便可收成,這期間還有藥田里的秋刀麥,總之糧食不缺,缺的是下飯菜。
“油鹽醬醋……若都能種出該多好。”
不止一次如此想象,陳嶼不喜喧嘩吵鬧,待在山上做自己的事自在無拘束,不過總是要去的,下山采買少不得。
說起來,上次下山去拜訪了師伯,對方年歲不小,腿腳算不得多好,最近估計就要隨車馬去往外地。
劉師伯這一支久在石牙縣經營,不過無子無女,只有幾個旁親在臨縣,聽對方講一家子還算和睦,幾個侄子侄女都孝順得緊,沒那么多糟心事。若非已故長輩在石牙縣有莊園、有糧鋪置業,興許早就搬過去享清福了。
到時候去看望下,順道瞧瞧冬日這地界有哪些能種的蔬果,買些回來。
陳嶼思索,山下算不得太平,恐怕劉師伯這一去,旁親們便不會再讓他這般老輩人物亂跑了,家業自有年輕人去操持。
老人雖未多言,他于此有所預料,心想下次多帶一些熏神香。
其實香燭對老人的效果只能說馬馬虎虎,沒有意識化精神,捕捉不到意境。熏神香氣至多比大部分香材顯得更香醇與溫和,令人平心靜氣,多了些寧和。
即便如此,老人依舊贊嘆,同時叮囑他武功未壯時莫要四處散賣,抵換銀錢事小,惹了有心人貪婪平添麻煩。
不過這些話在對方知曉了陳嶼渡過龍虎關、身成化勁后,便不再多說,每次見到他后總一副后輩有成的欣慰模樣。
樂呵個不停。
可惜迄今為止沒能種出洗煉傷勢的大補之靈植,延年益壽者同樣未能有所得。
劉師伯年輕時積下的暗傷不少,陳嶼試這次準備用法力試試能否消愈一些。
內炁會浸染,但法力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