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賓團們在深山里為了床、灶臺以及一點食物,做著各種各樣的努力。
打床的打床、做灶臺的做灶臺,就連時子蘭都不顧及她影后的形象開始誆騙節目組了.....
一行人為了生存,可謂是做盡了努力!
而遠在京市的姜黎,也沒閑著。
《我們的生活》最多也就是拖大家一個月左右的時間,等到到時候他們回來了,又得給他們安排工作了。
而且,眼看一個月的時間就要到了......
一想到這里,姜黎就犯愁。
你說不給他們安排工作吧,不行。
你說給他們安排工作吧,掙錢。
怎么樣才能讓這幫人,即工作、又不掙錢呢?
好像很難達到的樣子啊......
姜黎想來想去,覺得要不就在搞一個綜藝算了。
好歹也要在撐上幾個月的時間啊。
萬一國慶節的時候,她的代創回來了呢。
那她就不用再為賠不上錢犯愁了不是......
關鍵問題是什么綜藝才能讓大家伙一起去呢?
姜黎的腦海里浮現出一些前世的優秀綜藝作品出來......
她首先想到的。
就是當時特別火的歌手唱歌PK、偶像團體養成以及素人歌唱海選類型的節目。
但是......
她感覺好像有點不太行......
一來,憶夢娛樂迄今為止只有張家榮,是一名歌手。
二來,還從來沒有一個綜藝節目,會讓演員去選素人唱歌或者當歌手PK的。
三來,偶像團體養成類型的節目,真的太火太火了。
雖說她的目的,是要把公司這些能掙錢的藝人,都劃拉出去干一些免費的勞動力。
但大家都是演員,讓一群演員去指導唱歌的選手......應該會被觀眾們指著鼻子罵吧?
咦......
那這個,可以考慮啊,讓一群演員去當歌手PK一下,又或者讓他們去選出心目中的歌手。
好像也不錯誒?
可以保留一個位置先。
然后,姜黎又想到了同樣受到歡迎的明星職場觀察以及素人戀愛觀察類型的綜藝。
這個......
感覺最近好像蠻火的。
據她所知最近秦唐娛樂就搞了這么一個類型的綜藝,結果大火。
隔三差五的就占據了熱搜列表。
她再跟風拍同類型的,怕是能吃到一份不小的紅利。
嗯......不妥......
但是轉念一想。
姜黎又覺得這個類型的節目可以稍稍地,那么延伸一下子。
眾所周知,職場觀察類的綜藝。
一般都是一群嘉賓坐在一個小房間里,然后看素人們在職場遇到的一些事情或者是素人們談戀愛遇到的事情。
最后進行一個類似于點評的節目。
她可以搞一個‘沉浸式職場體驗’類的綜藝啊。
比如:讓這些人去體驗一下普通人或者一些特殊類型的職業,然后拍完之后自己在坐在一個小房間里,自己點評自己。
關鍵是,這類型的綜藝她可以忽悠大家多待一些時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