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三還沒答話,旁邊的王馨蘭便開口道:“可以是可以,但除了抹掉這50文的零頭,掌柜的不如再給我們添上幾斤大米如何?”
畢竟50文也不少了,如果再還價也不一定還的掉,不如多要幾斤糧食。大米屬于細糧,多兩斤也能給家里改善兩頓飯。
那掌柜的不由看了兩眼王馨蘭,想著這小姑娘也怪聰明,但轉眼想給幾斤糧食也沒什么,就笑著說:“行啊,那再給你們添上兩斗大米,你看如何?”
這話是對著王老三說的,畢竟在他看來還是男人當家作主,女孩子家說的話還是沒什么重量可言。
王老三也覺得自家閨女說得對,就點了點頭:“行啊。”
給過銀錢,掌柜的幫著把糧食搬上了牛車,王老三兩人又往街上轉了轉,想看看有沒有賣棉花的。
然而轉了一會兒子還是沒看到,只好趕車打算回村。
而此時的傍山村,王老爺子已經帶著王老二到了王里正家。
“…王老哥,事情大概就是這樣的,畢竟你也年長我幾年,肯定比我更了解這些情況,我想著多準備些總比沒準備要好,你想想是不是?”
王里正端著杯子的手微微顫抖,其實他早都發現今年的天氣很不正常了,但他私心里并不想往壞處想。
可這村子是他從小就待著的地方,他的祖祖輩輩也在這村子里落葉歸根,他絕不能看著村子受到傷害,更不能看著他的村民遭到災難!
因此,盡管他心里也慌,但也強撐著開口道:“青松老弟啊,這個事兒,多虧你了,我馬上去讓大山小山挨家挨戶告知這個事兒,讓大家伙都有個準備。”
當然不能說的太嚇人,不然事情還不確定呢,人就給嚇住了!
“那行,我來也就是為了這個事,那王老哥我這就回去了,家里也一堆的事。”說著王老爺子便起身與王里正告辭。
待王老爺子兩人走后,王里正便叫來自家兩個兒子:“大山小山,你倆拿著鑼鼓去招呼各家派個人來咱家一趟。”說著便整了整衣服,坐著等著村民來。
而王李氏這會兒也已經往幾個關系好的嬸子家轉了一趟,與那有多余棉花的嬸子約定好了到時拿錢買棉花。
還有些嬸子家親戚有多余棉花的,王李氏也一一記下,跟她們約定好又把肚子吃飽了才心滿意足地回了家。
這邊,大山和小山正拎著鑼鼓挨家挨戶敲了一遍,讓每家出一個人去他家。
“大山啊,這是出啥事兒啦?”
“這不逢年過節的為啥要敲鑼啊?”
“哎喲,可別敲了,敲得俺心慌慌的…”
然而,面對大家伙兒七嘴八舌的疑問,大山小山并沒有要回答的意思,只悶聲敲鑼叫人,完事兒就扭頭家去了。
只留下村民們依舊七嘴八舌地討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