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華部落的人又在玩兒泥巴。
他真的很疑惑,林知禮是對玩兒泥巴有什么執念嗎?
不過看在新鮮吃食的面子上,他雖然很想吐槽但是忍住了。
熬粥很簡單,華部落的女人也跟著橄欖學做,在做吃食這一塊,橄欖就是他們的權威,他們絲毫不會懷疑能不能吃,好不好吃。
簡單的指導幾句,這邊就沒了她什么事,橄欖開始做涼拌菜。
青菜是之前跟著葉她們一起采集的,焯水之后放在嘴里嘗了嘗沒什么怪味,橄欖很容易滿足的放鹽,放辣椒調味。
一頓簡單的早餐就做好了。
可,白粥一入嘴,林知禮與橄欖心里都是說不出的失望。
怎么說呢,味如嚼蠟,嘴里的東西沒有一絲味道,碗里的粥吃在嘴里就像是一團棉絮....
華部落的族人雖說也有些失望,但就著涼拌青菜愉快的吃了早餐。
這東西能產生飽腹感,但也太難吃了....
不到萬不得已還是不吃了吧。
吃完留下了一部分族人,一部分跟著橄欖學做陶器模型,陶器捏好要在陰涼的地方放上一段時間才能放進窯里進行燒制,他們回來剛好可以燒制。
捏制陶器不用什么力氣,需要的是細心與耐性,橄欖選出8個老人,找到粘土細細的揉碎,過篩盡量將土質里的雜質篩出,加水糅合,得到一塊細膩的泥胚,接下來就是捏形了,橄欖采用的泥條盤筑法,這種方式是最適用與現在的。
橄欖決定先做個碗。
先將大小適中的器底泥片壓的平整均勻,再將泥條搓好,保持泥條粗細均勻,把泥條連接在一塊做好的器底泥片上,并用手指在里面把它壓緊,根據造型再一層一層盤高,碼到合適的高度收手,再將胚體里面抹平,以使泥條之間連接更緊,一個泥碗就做好了。
橄欖之前因為興趣報過21世紀的捏陶的興趣班,這些對她來說倒也不難,她溫聲道:“就是這樣,你們動手試試。”
他們聽完也不多問這是在做什么,只是依言照做,他們看得仔細,回憶著橄欖的動作動手捏起了泥巴,橄欖偶爾指點糾正,很快他們就上了手。
橄欖心下滿意,依次教他們制作了湯勺,陶鍋之類的。
路過的吼:“.....”
而林知禮這邊要做的就是找到一塊適合種植的地方,盡量開墾出能種植的最大面積。
找到一塊樹林較少土地肥沃的地方,一部分人清理地上的雜草樹枝,另一部分林知禮就帶著開荒挖地。
這種從未種植過的土地第一次必須得深挖暴曬幾天,盡量將地里的細菌野草根系挖出曬死,之后雜草才不會長的過于猖獗。
說來華部落的人最喜歡做林知禮安排的活,因為他總能拿出一些奇奇怪怪但是很好用的東西。
這邊在太陽下忙的汗流浹背。
托了科亞提供的農具的福,進度喜人。
再次路過的吼:“.....”
哦,也在玩兒泥巴。
華部落的人一天不玩兒泥巴就渾身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