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分解網被發出后,其余戰艦絲毫不停留的開始前進。對這些重兵防守的衛星完全是視而不見的態度,同一刻,這些衛星出現了劇烈的變化。可能從衛星形成的那一刻開始,這些衛星都沒有這么劇烈的活動。
古印度神話中說,漫天奇光異彩,有如圣靈逞威,只有一千個太陽,才能與其爭輝。
工業革命的濃煙沖上霄漢,電燈的閃耀將天空照得如同白晝。原子彈的蘑菇云將天空撕碎,巨大的火球吞噬一切,那一刻的震動,猶如地獄之火降臨。
天穹之上的巨大火球,那是原住民精心打造的最后一道防線,承載著已經小到不值一提的翻盤幾率,但在這一刻,一切都不復存在。似乎整個星空都沐浴在這種光明之下。
星空即將無聲,大軍前進繞過已經成了火球的衛星,集結在大氣層之外。星空寂靜無聲,直到好久之后,一道命令才打破了沉寂,“一小時五分十五秒之后登陸,各部隊校對時間。”
“通訊戰艦準備返航,告知孤立星系的戰斗已經完結,接下來我們準備建立跳躍點,鑒于這次戰爭規模不大,所以我并不準備舉行閱兵式。”豪塞爾大將看著身后溶解成巖漿的的衛星堡壘,并沒有太多的在意。
早期的戰爭當中,對于這種由星球衛星組成的最后一道防線,因為攻堅難度很大,所以一般黨衛軍都選擇用重火力遠距離摧毀,直到分子分解網的面世,才讓黨衛軍略微擺脫了太空垃圾制造者的尷尬。
分子分解網是一種時效性武器,簡單來說像是把所有能量都爆發出來,在那一刻瞬間造成地獄降臨的災難場面,然而隨著這股能量過去,遭到打擊的衛星恢復起來也很快。只不過結構不再是原來的結構。
就像是這個時代人可以制造出來一個外表和人類似的生物,但他并不是人類。衛星的外表可以恢復成原樣,但內部的構成卻已經改變。表面上他還是那顆衛星,但實際上它只是很像那顆衛星的另一個衛星。
其中的一顆行星上,此時籠罩著厚重的云層,這是非常正常的,每一顆宜居帶星球當然都有氣候變化,但在云層之下的城市當中,一個空間裂縫悄然形成,他是這么的巨大。
“每一個**的公民,都應該為我們這種精確的計算力和卓越的科技驕傲。”契科夫站在一幢大廈的頂端,看著下方驚慌失措的援助。拿出一座閃耀著柔和光芒的結晶體,結晶體之外的支撐很簡單,就是一個普通支架。結構就類似于時間沙漏。
這個類似時間沙漏的東西,是一個光線力場,將它放在地上,一百公里之內的光線都會發生扭曲,直觀來說就會造成真真假假的海市蜃樓。
如果用眼睛和視覺儀器看觀察,誰都找不到這座城市的位置,而本身就在海市蜃樓籠罩的原住民,也走不出這片光線已經被影響到的城市。就算是契科夫的士兵站在這些原住民的面前,他們也看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