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降落在了勘探員最后發出的目標地點。
之所以花了足足三個小時才到。
主要原因是需要申請航道,以及設備檢修。
當然天氣比較惡劣,也是速度較慢的原因之一。
最先到達的人數只有兩人。
兩人來自南寧消防第一中隊的第一小隊。
孟浩東,趙楠。
兩人都是隊伍里面的精銳。
多次在省級的消防員比武中。
獲得不錯的名次。
前者更加年輕,而后者則經驗豐富。
直升飛機的其余空位。
全都是臨時營地需要的裝備和物資。
由于原始森林的地勢比較復雜。
直升飛機必須降落在距離坐標5公里外的一處灘地上。
而這處灘地由于位處山谷的低洼處。
前后左右全是高大的樹木。
周圍也有著許多巖壁,會嚴重影響信號。
根本不適合成為臨時營地。
兩人只能帶著大量的配重,徒步3次。
將所有的東西運輸到,2公里外的山頂。
雖然路程很短,但是攜帶的物品實在太多。
超高的配重,讓兩位消耗了相當多的體力。
不過兩人只是進行了短暫休息。
就立刻投入了營地的建設中。
作為最先到達的兩人,他們可是肩負的重要的使命。
模塊化的超高功率聯絡塔。
在兩人對照著使用說明書的情況下。
花費了大約25分鐘就建立起來。
這個超高功率的聯絡塔,能提供大范圍的聯系通訊。
有了這個大家伙,在原始森林內探索的消防員。
除了使用衛星電話聯系以外,也能通過背攜式的對講機進行聯系。
另外這個聯絡塔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作用,那就是遠程操控無人機。
四臺帶著云臺服務器,和高清攝像頭的中型無人機。
無人機被兩人逐一從箱子內抬出。
雖然原始森林里叢林密布,無人機無法低飛。
但這些無人機,卻能成為高空中的眼睛。
如果三位意外丟失了RTK設備,或者通訊設備出現強磁影響無法通訊。
在他們清醒的情況下,是可以在森林內留下明顯痕跡的。
而這四架無人機,則可以通過這些人為痕跡,尋找到被困人員。
考慮到無人機的電量消耗。
他們還額外帶了三塊電池進行替換。
每塊電池,能持續兩個小時的全功率輸出。
而6個小時之后,則會有下一趟直升飛機帶來新的電池包。
兩人將四臺無人機抬到空曠的地方,同時打開電源。
無人機的后臺,迅速被市區內的無人機操控員控制。
“天梭一號”成功升空。
“天梭二號”成功升空。
····
另外這些中型無人機身上還帶著中繼系統。
能夠增強聯絡塔的信號輻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