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弘棟感受著前后的差別,心中若有所悟。
這是精氣神的差別,這或許就是——軍魂!
朱弘棟所在位置惹出如此大的動靜,吸引了整支隊伍的目光。
所有路過的隊伍,都向這些被挑選出來的士兵投出艷羨至極的目光。
王爺在選人學習太祖兵法,這事兒早已經在隊伍里流傳開來。
現在見到這批人正式開始學習,讓沒選上的這些人,羨慕得眼珠子都快紅了。
陳昌期遠遠眺望著王爺那邊的變化,心下嘆服。
他能感覺到,隨著一路行來,王爺對整支軍隊的掌控力與日俱增。
相信要不了多久,王爺就會將整支隊伍掌控得如臂使指。
在大臣的馬車上,一群大臣面色復雜,心中五味雜陳。
朱弘棟,魯王的六王子,做到了所有人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
《孫子兵法》誰沒看過?可是能成為名將的又有幾人?
這時,張國維若有所思,突然說了一句。
“魯王世子失陷兗州,魯王大統不繼,當再立世子,請立六王子朱弘棟。”
張國維此話一出,眾大臣齊齊噤聲,大家面面相覷,不敢輕易開口。
魯王監國,事涉魯王統繼,如同議立儲君,非重臣不敢輕言。
一群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終大家將所有目光投向宋之普。
宋之普原是戶部左侍郎,甲申國變之后,南逃浙江,被魯王親自委任為東閣大學士,總理朝政,相當于內閣首輔。
宋之普皺皺眉頭,嗔怪的瞅了張國維一眼。
大家都在逃難途中,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何苦非在此時提出立儲之事。
但話既然已經挑開了,就不能不接。無論這時他表達出什么態度,都會被視為一種政治站隊。
尤其他作為東閣大學士,一舉一動都會被滿朝文武嚴重關注,反復琢磨,更是不能不拿出十分的慎重。
“玉笥,此時我等居無定所,前無可依,后有追兵,此議押后如何?”
“也好!”
張國維輕易松口,宋之普不由得眉頭再皺。
就在這時,嘹亮的歌聲再次從朱弘棟的位置傳來。
大明軍人個個要牢記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第一一切行動聽指揮
步調一致才能得勝利
第二不拿群眾一針線
......
宋之普側耳細聽,微微頷首。
“簡單易懂,朗朗上口,寓教于樂,倒也適合兵丁們傳唱。”
張國維輕笑。
“六王子沒有教大明軍律,反而另辟蹊徑,別出機杼,大有造就一番新天地之氣勢。”
朱弘棟等所有士兵唱熟,立刻一揮手。
“教導百戶解散,各歸各隊,教會自己所在隊學會新歌,明天上午出發前來我處集合。”
刷!
教導百戶的二百六十名士兵,齊齊的右臂上肩,掌尖斜指太陽穴,行了一個后世的軍禮。
教導百戶散去歸隊,朱弘棟掏出親衛營的軍官名單仔細研究起來,就在他身邊,方大陸隨時提供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