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可以。”
一厘就是差不多三分之一毫米,大聲這么多,值得與槍管之間的游隙就會變得更小,就能充分利用火藥的推力,同時也能讓線膛槍充分發揮出線膛的作用。
朱弘棟唯恐張天倫無法領會到其中的關鍵,特意為張天倫解釋了一下游隙與射程、精準度、旋轉速度之間的關系。
張天倫聽得贊嘆不已,沒想到王爺居然能了解到這么多細節問題,真不知道王爺從哪里得到這么多知識。
親衛連裝填好之后,先后開始射擊測試,朱弘棟特意觀察了一下親衛連們射擊的結果。
朱弘棟發現,親衛連的戰士用線膛槍,在一百米的距離上,基本能夠實現五成以上的上靶率,因為這是戰士們第一次用線膛槍,這個成績已經相當不錯了。
朱弘棟還是感覺目前子彈在槍管兒里過于松弛,他沖著親衛連下了個命令。
“下次裝彈,把子彈外殼上的紙拋棄掉,換成一小塊皮革布,用來包裹子彈。”
聽了朱弘棟的吩咐,親衛連的戰士們紛紛改變裝填狀態,咬開紙質子彈殼之后,將火藥倒進槍管,立刻扔掉紙皮,找來一小塊碎布,包裹住子彈,向槍口里塞去。
這次再塞進槍口,難度要大了很多,必須比較費力的才能把子彈塞進去,隨后用通條往里懟的時候,同樣很吃力。
這次再次發射,命中率頓時高了一節。
張天倫看到這個結果,再一聯想到王爺剛剛的講解,頓時明白了其中的原理,心中對王爺佩服不已。
如果沒有王爺的提醒,他們還不知道需要多久才能發現這里面小小的差別,這種差別只有一厘,甚至可以小到忽略不計。
但就是這一厘的差別,表現出的效果真的非常明顯。
測試完命中率,朱弘棟開始讓親衛連測試射程和破甲能力。
將測試來的數據與滑膛槍的數據進行比較,結果很明顯能發現,線膛槍的數據全面優于滑膛槍。
同樣是魯密銃,同樣的口徑,同樣的身管長度,甚至是同一批產品,只不過線膛槍在華堂的基礎上拉出了膛線而已。
這種情況下,所有數據的差別,可以確定無疑的指向膛線的作用。
對于滑膛槍來說,射程大概一百五十米,在一百五十米的距離,子彈的散布范圍已經比人還要大了,這個距離上想要擊中目標就完全隨緣了。
在一百五十米的距離上,滑膛槍已經無法擊破普通的皮甲了,這意味著這個距離上滑膛槍最多也就只能威脅無甲單位。
在一百米左右的距離上,滑膛槍可以突破皮甲,能夠對輕甲單位產生威脅,這個距離上的分布范圍,已經可以局限在人體大小的目標之內。
這意味著一百米左右的距離,已經可以進行大概的精確設計了,當列隊射擊的時候,這個距離的命中率已經比較可觀了。
朱弘棟大致估算了一下,一百米左右的命中率差不多已經能夠達到百分之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