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貿相關的種種對于盛王贊來說絕不陌生,盛王贊見到王爺想要大力發展海貿倒沒有任何反對意見,只是贊嘆王爺目光如炬。
因為據盛王贊所知,王爺原籍兗州,地處北方并且是一個標準的內陸州府,按理說應當對海貿之事知之甚少。
沒想到王爺來到浙江不久,就迅速發現了海貿注重隱藏的巨大利益。
盛王贊想了想,微微一拱手。
“王爺,這海貿之事危險巨大,時間很長,常常一年只能跑一次船,船舶只要下了海就杳無音信,能否平安歸來全靠媽祖娘娘保佑。”
“除此之外,東南沿海,但凡從事海貿的,就不能不跟安南侯打交道,沒有安南侯的允許,浙東南沿海就沒有一條船能夠平平安安的從海外歸來。”
說到這里盛王贊一指南方。
“可是安南侯奉的是南邊那位隆武陛下,魯王可是與南邊那位有些齟齬。”
朱弘棟明白盛王贊的意思,安南侯就是隆武皇帝剛剛給鄭芝龍封的爵位。
雖然大明在陸地上一敗涂地,但是鄭芝龍在海面上正是如日中天的時候。
此時沿海各省,但凡有人從事海貿行業,有海船下海遠航,就必須有鄭芝龍的令旗,給鄭芝龍繳納買路錢,否則十有八九要被鄭芝龍搶船奪貨。
此事你先不要擔心,只管尋找合適的海商,暫時不要打本王的旗號,本王尋找機會幫你解決此事。
盛王贊見朱弘棟將此事包攬下來,便沒有繼續追問王爺的手段,反正他只要做好自己的事兒就行,大不了不打王爺的旗號,像普通的海船一樣,給安南侯繳納過路費就是了。
這時盛王贊對朱弘棟想要建立的大軍財源已經基本有了譜,主要的大項財源目前看來就是三項,鹽業、糖霜、海貿。
這三項任何一項都有重利,任何一項只要充分挖掘出來,都完全能夠支撐得起王爺的大軍開銷。
現在王爺直接準備了三項,只要他運作的好,完全可以給王爺提供源源不斷的金錢支持。
…………
魯王為自家兒子辦事還是很有效率的,僅僅幾天之后,內閣正式行文將浙東南的三十二處鹽場全部劃撥給朱弘棟管轄,鹽課不用再上繳,全部作為朱弘棟麾下大軍的軍費,與之相對應的,朱弘棟麾下大軍的糧餉也從此以后與內閣無關。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新軍以及六個獨立團,從現在開始,就變成了朱弘棟的私軍,徹底脫離開魯王朝廷正常意義上軍隊的序列。
這種事兒如果放到太平年景,無論在哪個朝廷都很難通過,也就是南明朝廷各種混亂,各種自行其事,才能誕生這種稀奇古怪的軍隊和財賦狀態。
朱弘棟沒管那么多,鹽業到手,再加上他開發出來的糖霜,以及后續將要發展的海貿,有這三項財源在手,朱弘棟就有了充足的底氣去發展他的大軍。
朱弘棟立刻安排盛王贊接手鹽業,將浙東南三十二處鹽場徹底整合起來,改革原先制度,變更鹽工的待遇,整理浙東南五州的鹽業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