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慎沒有壞處,最多進展慢一點,可要是疏忽大意,一旦遇到頑強的敵人,自己可真要陰溝里翻船了,哪多哪少俞繼音在心里還是拎得清的。
就在俞繼音拿下當涂縣城的時候,周順開始分兵,以營為單位開始清掃應天府在長江南岸的各個城鎮。
除了各派出一個營,前去處理江寧鎮和淳化鎮之外,周順自己帶著一個營順著秦淮河逆流而上,來到了秣陵關旁邊。
這是應天府南邊的一個重要關隘,算是應天府的南大門,非常險要。
可惜此關主要防御來自于南邊的攻擊,周順帶領部隊從北邊過來,讓關隘的各種設施成了擺設。
并且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關隘早已經廢弛,周順大軍到達,很輕松的就掌握了整個關隘,順便占領了旁邊的城鎮。
清軍在這里留守的只是一小支部隊,只有三百來人,還都是當初投降的明軍衛所,所以再一次投降回來,這些衛所兵毫無障礙地接受了。
周順給他們講了一下目前的情勢,當這些衛所兵得知應天府已經被光復,除了驚訝之外,既沒感覺到高興,也沒感覺到傷心。
仿佛局勢變化和他們完全無關一樣,對于他們來說當兵吃糧,只不過是一個職業,壓根就沒有所謂的效忠之心。
周順得知他們這個態度也是沒有辦法,只好在心里決定,回頭上報給王爺,把他們全部換掉。
周順記著王爺的囑托,不敢只帶一個營就招搖過市。
周順與解決淳化鎮的營會合,帶著兩個營來到句容城下。
句容城因為靠近鎮江,消息相對靈通一些,見到周順帶著大軍前來,幾乎沒有任何猶豫,當即就開城投降。
周順稍稍處理一下句容的事情,立刻帶隊向南進發,準備光復溧水縣。
就在一團和三團四處出擊的同時,留在鎮江杜學紳接到了傳令兵的通知。
杜學紳高高懸著的心終于落下肚,他帶著滿臉的笑意,將手中的軍報向手下的軍官們一揮。
“王爺已經拿下了應天府!”
“噢!!!”
震天的歡呼聲幾乎掀開了鎮江府府衙的房頂。
這個消息飛快的擴散出去,很快讓留守鎮江的第四團所有官兵陷入了狂歡狀態。
杜學紳一直等大家的興奮勁兒慢慢平息下來,才再次舉著手中的軍報說道。
“王爺命令我們主動出擊,光復鎮江府下轄的各個城鎮。”
“現在本將軍決定,一營二營繼續鎮守鎮江府,三營四營負責出擊。”
“三營四營沿著運河先去光復丹陽,然后順著丹金溧漕河,一路向上,解決金壇、湖溪。”
說到這里杜學紳頓了一頓繼續說道。
“如果尤有余力,就順便解決溧陽。”
杜學紳不知道應天府那邊是誰負責清理應天府境內的各個城鎮,但他估摸著,從應天府方向出擊要走陸路,水陸并不是非常便利。
而他這邊,全軍只要沿著河道逆流而上,就可以直接解決目標,沒準兒他這邊都已經解決了溧陽,應天府那邊還在路上走著呢。
杜學紳非常想知道,如果真能發生這種情況,分到任務的某一個團長,臉上會是什么表情。
…………
朱弘棟來到校場上,此時新進招收的新兵已經陸陸續續入駐兵營,開始在新兵營的指揮下,分配營房,選拔班長,安排連排長和宣慰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