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鄉試放榜之日。
辰時末刻,日頭初上三竿,早九點左右。
欞星門外,三聲炮響,主考大人在眾官簇擁下,從貢院內走出。
程羽立在欞星門之上,俯瞰著腳下蕓蕓眾學子,莊懷瑾與于文沛也擠在人群靠后部分。
原來,與前世科舉張榜通告不同的是,大梁朝本著鼓勵天下士子勤學奮進,鄉試取中者的名姓并不會直接張榜宣示讓考生自行觀看,而是主考在結果出來后當眾揭名宣榜。
欞星門內匯聚了數千秀才,前后擁擠不動,兵丁們手執兵刃維持秩序,時不時還需驅趕欞星門外的士子親屬等閑雜人員。
“門開了門開了,主考大人出來了。”
“亦不知今年三甲會花落誰家?”
“噫!這位兄臺還有意于三甲乎?”
“不敢當不敢當,作聊資爾。”
“唉,此科總歸不會是有我了,不怕諸位笑話,我那號舍鄰近廁桶,整日里熏得鄙人頭暈腦脹,胡寫一通。”
“噓噓!噤聲,主考大人上臺了,要揭榜了。”
隨著主考大人立在臺上,臺下來了一群兵丁,分成三層拱衛著高臺。
秀才們紛紛伸頭張望,后排的更是如潮水般向前擁擠,生怕聽錯或是漏聽,好似能向前多擠一分,就會多出一分機會中榜。
三層兵丁如三道堤壩一般抵住洶涌人潮,但饒是如此,依然都被向后推到高臺腳下。
主考待人群喧鬧聲止,當先朗聲宣讀道,今科乾江府城春闈鄉試,共取中一百零二人。
臺下數千秀才頓時喜者寡,愁著眾。
然而更多的是忐忑。
此時兩位下屬官員上臺,各抱著一大摞試卷,放在文書案上,按照從后至前的次序,一個當眾揭開糊名,一個朗聲宣布。
成千上萬人的欞星門前,鴉雀無聲。
“第一百零二名,青川縣城于正,字文沛。”
“啊?我中了?中了中了中了!”
人海中一個角落里響起了歡呼聲,但僅過幾息之間,就被旁邊幾位書生紛紛按住,其中一位捂住他嘴道:
“噤聲!聽不到大人宣告矣!”
于文沛完全沒聽到莊懷瑾的恭賀聲,失魂落魄地擠出人群,仰面躺倒在墻根兒角落空地。
中了……
“第九十八名,遂遠縣劉成,字懷德。”
“第七十二名,青陽縣李費,字清遠。”
“第五十七名……”
“第三十二名……”
隨著臺上官員每念出一個名字,茫茫人海中就有如水面滴入一個小水滴,頓時引起一陣小小騷動,繼而又被周圍秀才們彈壓下去。
名次越念越靠前,場中也隨之越來越寂靜壓抑。
直到念到三甲時,口干舌燥的下屬官員退后,主考和副考大人來到書案前。
最后三人須由主考親自宣告。
“經魁第三名,乾江府城,馬唯,字浩寧。”
“唔……”
人群中頓時暈過去一位,又是一陣小小騷動,惹得臺上眾位官員也都忍俊不禁笑了起來。
精神壓力太大。
其實熬到此時,絕大多數人已經心灰意冷,只在心底里殘存著最后一絲期盼,期盼著奇跡能夠最終出現。
可一旦這最后一絲奇跡當真迎面砸來,又有幾人能承受得住?
主考大人拿起排在倒數第二位的卷子,撕開糊名,看一眼臺下忐忑眾人,朗聲道:
“亞元第二名,清江縣段乾,字錢清。”
副考和其他官員看完了第三名的糗相,在旁邊等著看下方新科亞元會出何丑態,一個個偷眼向下方觀瞧。
只見人群正中一人哈哈一笑,拱手沖周邊幾人一禮,然后,便沒有然后了。
“……”
嘿!這廝……
臺上眾位官員臉上皆有失望之色,卻都暗中記下這人名姓籍貫,以后有機會當結交一番。
主考大人清一清喉嚨,拿起書案上最后一份糊名卷,也是他心中最沒有懸念的一份。
此時在貢院對面的二層客棧上,錢林泓立在一扇窗前,他身后是頭傷初愈,已經披紅掛彩,在客棧里優哉游哉,等候好消息的錢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