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鄭謙的親自指導,董曉冬很快便將這首歌順了下來。
楊承志在旁聽著,也是不斷地點著頭。
正像鄭謙所說的一樣,這首歌實在是太適合董曉冬了。
雖然董曉冬還不夠熟悉,但是她唱出來的感覺,卻遠遠地超過了鄭謙。
楊承志不禁說道:“小謙這歌還真是為曉冬量身打造的。我看這世界上,沒有比曉冬更適合唱這首歌的了。”
鄭謙聞言,也是微微點頭。
因為比董曉冬更適合唱這首歌的人,壓根就不是這個世界的。
董曉冬連續唱了幾次,才說道:“還差很多,這首歌難度還是很大的,我還需要多練習幾遍。”
楊承志則跟著說道:“沒關系,我把這個伴奏給你,你先自己練著。我這邊也準備一下,叫人來重新演奏一遍,讓這音樂跟順暢一點。”
鄭謙知道重新錄制伴奏,其實是個挺費時間的事兒。
而且楊承志這脾氣,就是更需要時間了。
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兒,因為現在用的都是電腦里軟件的音效。
乍一聽倒還覺得可以,但是仔細聽的話,一段段的音效,還是有割裂感的。
所以楊承志要重新做伴奏,鄭謙也沒有反對,只是說道:“楊老師,曉冬,這次恐怕兩位需要快一點才行。”
楊承志則說道:“這慢工出細活啊!你這么著急干嘛啊?”
鄭謙答道:“為了沖榜啊!現在曉冬沖到了第六,已經是業內傳奇了。我也要趁熱打鐵,幫曉冬更進一步,這首歌自然是越快越好。當然其他的歌曲,最好也能快一點!”
楊承志皺了皺眉,說道:“目前算上你這兩首歌,一共才選定了八首歌,做專輯的話,可能還有點單薄了。”
董曉冬目光轉動,“謙兒,要不,你再給我寫兩首歌?”
鄭謙微微皺眉,寫歌倒是沒問題。
但是這世間,卻是已經有點來不及了。
就楊承志這脾氣,你讓他重新制作三首歌,他少說也要半個月了。
等到半個月之后,黃花菜都已經涼透了。
鄭謙想了想,“八首歌夠了。現在《致青春》這么火,還有《匆匆那年》壓軸,少一兩首根本不是問題。”
楊承志微微皺眉,“這也太著急了,我就怕……”
沒等楊承志說完,鄭謙便說道:“楊老師,別人做不到,當您絕對可以。就您這音樂水平,別說是一兩天,就算是一兩個小時,您也能做出來啊!”
楊承志撇嘴,“你這是要捧殺我啊!”
鄭謙苦笑,“我是真著急啊!”
楊承志嘆了口氣,隨即揮手說道:“得了,我知道了。老頭子我就舍命陪君子,跟你們兩個小家伙一起拼一把。”說著,不禁笑了笑,“我也想看看,曉冬到底能沖到什么位置。”
董曉冬聞言,當即說道:“多謝楊老師了。”
鄭謙也跟著說道:“辛苦您老了!”
其實鄭謙和董曉冬心里都清楚,楊承志這么做倒不是多看好董曉冬,而是想親自鑒證一次歷史。
他做音樂這么多年了,什么大咖巨星沒見過。但是一個二線演員沖進音樂榜前十,他還是第一次見過。
現在鄭謙要幫董曉冬二次沖榜,而且劍指第一的位置,他這個音樂圈的老前輩,也是跟著熱血了一次,也想看看他們到底能不能成功。
也正因為這份期待,所以楊承志也選擇拼一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