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無緣無故提起這事的嗎?
那不是看到了那顧掌柜有了幾分心思嗎?
顧掌柜不是與她早前那個夫君和離了么?
她模樣挺好看的,又能干,關鍵是和大人談得也投機。
所謂知音難求。
良配就在面前,怎么能錯過呢。
得,回頭他去問問顧掌柜那邊的意思,等試探清楚了再提也不遲。
……
顧安安把和縣衙合作這件事跟劉九娘說了聲。
這讓劉九娘有些興奮,“那可真是再好不過,不過養豬,那群男人能成嗎?”
“咱們杜知縣倒是個有意思的人,倒是也不用太擔心。”
劉九娘聽到這話忍不住笑起來,“真要是照你這么說,那杜縣令回頭就是咱們大鄴朝養豬縣令第一人。”
“養豬縣令。”顧安安忍不住笑了起來,“都說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種紅薯。咱們杜知縣不種紅薯,他養豬。”
劉九娘聽到這話忍不住笑了起來,“你還編排人家杜縣令,瞧你這一套套的,都哪來的俗語?”
她怎么就不知道。
……
這件事顧安安回家后也跟江明奕和江明珠兄妹倆提了起來。
之所以告訴兩人,一來是她要去督促豬圈的建設,只怕是最近會忙起來沒辦法督促兄妹倆讀書。二來嘛,顧安安向來提倡家庭民主,覺得有什么事情就算不跟家里頭商量,那也得告訴他們一聲才是。
倒是江明奕聽到這件事后稍有些遲疑。
江明珠看著欲言又止的兄長,替他說出了心中所想,“娘是打算回頭等阿兄過了童子試后搬到安州府去嗎?”
顧安安的確有這個打算。
童子試分為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場。
縣試在二月份進行,考五場,由知縣主持。
府試在四月份進行,考三場,由知州主持。通過了縣試和府試后便是童生,有資格參加院試。
院試三年兩次,在五月份進行,由各州府的學政主持。
通過院試的便是有了功名——秀才,若是考得好取得了第一名,那就是“案首”。
當了秀才好處多多。
只不過這縣、府、院三場大考也相當辛苦就是了。
孫寒洲說了,要江明奕明年參加童子試,剛巧明年安州府這邊也有院試。
顧安安想著,若江明奕順利通過縣試,那她到時候正好可以帶著這幾個孩子搬家到安州府去。
回頭考試方便,省得來回奔波。
而且安州府到底是大城市,總比安平縣這種小縣城要好上一些。
這是顧安安的私心,不曾與杜知縣、劉九娘說,但瞞不過這倆孩子。
面對江明珠的提問,顧安安笑了笑,目光最終落在了江明奕身上,“奕兒是害怕了嗎?怕回頭考不過府試,辜負了我這殷切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