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導好像也發現了時不時的跟彈幕中的觀眾互動效果會更好,于是遇到一些有趣的彈幕會念給蘇雨澤聽,蘇雨澤的回復從來都不讓人失望。
因此,彈幕沉浸在了一片歡樂的海洋里。
在這樣歡快的氣氛中,早餐店的所有東西很快就一售而空了。
售賣完了今天做好的所有東西之后,店主也從后廚走了出來:“因為你們兩個過來了,今天我這里的東西賣的都比平時快了很多。”
蘇雨澤的嘴里自然是沒有幾句客套話,還是許易接過了話頭客套了一句:“哪里哪里,主要是您做的好。”
“那我們就開始吃早飯吧。”
桌子上擺了各式各樣的早點。當然不可缺少的就是豆腐花。
這也是今天蘇雨澤和許易的主要任務,三個人一邊吃飯,一邊開始閑聊。
開頭的自然是許易:“這個豆腐花確實是特別的好吃,有一股豆子的香味,很嫩,口感很好。”
“這是我們這邊的特色食物,就光我們這家店就已經做了20多年了,是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這些年也經過了各種的改良,口感變得越來越好。”
“您已經做了20多年,也算是做豆腐花的行,家里手。”
“我從剛開始推著小車到現在在這邊開了店,已經26年了吧。”
“原先其實賣這個的人很多,到現在倒是變少了,因為做這個很麻煩,每天基本上兩三點就要起床。”
蘇雨澤作為早起困難戶,立刻接了一句:“這么早?”
“對,因為它的工藝特別的復雜,而且必須要當天做,所以就需要早起。”
“現在我年紀大了,確實是感覺精力跟不上了,不過想到已經做了這么多年,還有這么多老主顧,感覺有點舍不得。”
“一件事情做的久了,確實就有感情。”許易表示也很贊同這種觀點。
“對,而且不只是有感情,更多的是現在沒有人做這個了,我就感覺再過一些年可能就不見了。”
“像我們這種傳統的特色美食,做工都非常的復雜,而且現在年輕人們都出去打拼去了,誰還窩在老家做個這樣?是不是?”
這檔節目其實主要的主題也是為了喚起大家對于傳統的美食傳統的工藝的一些回憶。
隨著工業化的推進,很多傳統的東西確實是已經遺失在了歷史的長河里。
一方面是因為這些東西的制作流程非常的復雜,經歷了這么多年,難免會缺失一部分。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現在沒有人去學習這些傳統的技藝了,老一代的手藝人,想要找尋一個接班人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我們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它消逝卻無能為力,正因為如此,節目組致力于發揚和傳承傳統工藝,也想要為此奉獻一份屬于自己的力量。
其實有很多傳統,就比如說豆腐花。
它就只是一個很平常的東西,遠遠夠不上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地步。
但即使是這種平常的東西,也是需要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的。
在一片閑聊聲中,這一頓早餐終于是吃完了。
蘇雨澤和許易也要告別店主去進行下一段旅程,兩個人和店主說了再見,就重新踏上了前往下一個任務點的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