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常人來央視演播廳不是戰戰兢兢便是如履薄冰,生恐言辭錯漏,輕則鬧笑話,重則攤上麻煩。
CCAV的主持人則習慣了居高臨下的提問方式,覺著自己天然正義,掌握話語權,見誰都高半截,動不動就代表亞洲。
可這套在周大爺面前不好使,這位是想說啥就說啥。
主持人也干脆放棄按套路來,選擇激進點的問題,“周總,您好像對國內媒體多有不滿?”
“坦誠點,把‘好像’去掉,我就是不滿。”
這真是嘴炮無敵了。
“為什么?”
主持人聽到如此放肆的話語,也算是激起了強烈的采訪興趣。平常的采訪對象規規矩矩,四平八穩,哪有這位刺激啊?
“因為你們媒體壓根不專業。
理工農醫等自然學科的從業人員不管水平高低,都知道要拿數據和事實說話,否則很容易出錯。懂的就說懂,不懂的不敢隨便亂講。
偏生學文科的媒體從業者大多‘一瓶不滿,半瓶晃蕩’,總以為自己啥都懂,一張口卻胡說八道。
現在流行夸西方,可夸起來都一個調調。
西方的啥啥啥就是好啊,國內的啥啥啥就是比不上啊。為什么比不上啊?因為國人不行啊。為什么國人不行?沒道理的,就是不行啊。
要么就是‘西方那么強,所以一切都是好的。不接受辯駁,辯駁就是你被洗腦了。你得看看西方的書。國內的書都是錯的,西方的才是真的。’”
周青峰跟耍口技般活靈活現,把這段話說的惟妙惟肖。坐他對面的主持人是呆若木雞,當場傻眼——敢這么嘲諷媒體的,頭一回見啊。
在CCAV的地盤說這話,不怕被打么?
還真不怕。
可總裁閣下還沒完呢。
“不就是覺著國內待遇低,想出國去享受么?何必把那點嫌貧愛富的小心思打扮成高尚追求?要出國就直說嘛。
真想出國,其實很簡單。
與其絞盡腦汁跑門路,不如來‘圣光’。
只要工作績效好,不但工資收入高,頂多五六年后就有出國機會。歐美日等發達國家都可以去,外派機會多得很,入籍國外也容易。”
這不是周青峰第一次說類似的話了,但每次都能帶來轟動效果。哪怕是這錄播現場,主持人,攝像師,節目導演,以及蕭金浪,都發出低聲輕嘆。
“按很多人的邏輯,有錢人的話更可信。我現在身家已經超過千億,西方也沒多少人能與我相比,那么我的話基本可以算真理。”
周青峰故意沒說身家的貨幣單位。觀眾大多覺著是軟妹幣,要是知道按美元算,只怕會暴動——比如匯豐絕對坐不住。
“很多人對聽大道理有逆反情緒,我自己也不愛。所以來聽我的低俗之言吧,總比聽那些身家不到百萬的公知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