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院士,麻煩您說個可行的方案,這里不是開玩笑的地方!”林偉民忍不住出言道。
秦元清瞥了一眼林偉民,林偉民才四十余歲,是粒子領域的知名學者,頭頂個杰青,也是院士候選人,呼聲很高,能夠在四十余歲就成為院士候選人,說明其學術造詣還是很高的,而不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其最近幾年一直發表評論,認為華夏應該主動積極推動建設大型粒子對撞機,這對于華夏理論物理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開玩笑?誰跟你開玩笑!?”秦元清很平靜地說道。
雖然這位哥們比秦元清大了五六歲,可是這地位就差遠了,秦元清只是看了他一眼,林偉民就感覺有種壓力。
林偉民頭皮發麻,不過還是咬牙說道:“要建設月面大型粒子對撞機,難度和投資遠超在地球建設大型粒子對撞機,根本不具備可行性。”
“而且這么大工程,要建個猴年馬月,還不如在貴省或者其他偏遠省份建設各大型粒子對撞機,施工難度小,項目投資也小得多。”林偉民說完后,整個人都覺得沒力氣了。
“就是,月面大型粒子對撞機,根本就是天馬行空的方案,不具備可行性。”其他人紛紛說道,單獨一人面對秦元清,難免壓力太大,只有他們齊心合力,才能勉強可以說得上話。
秦元清面色很平靜,淡然地說道:“在你們看來是不可能,在我看來完全具備可行性,現在CNSA正在研討,在月球建立生產基地甚至是建立月球基地市的可行性,這事可以在CNSA官網可以看到,等到月球生產基地投建了,建設一個月球大型粒子對撞機,并不是很困難的事。”
眾人面面相覷。
月球生產基地?
月球基地市?
他們是研究理論物理的,是粒子領域,平常只關心自己研究領域的,他們又不是航天領域專家,哪里會看CNSA的官網。
而且月球生產基地、月球基地市,怎么想都覺得不靠譜。。
“秦院士,哪怕月球建立月球生產基地,可以具備建造大型粒子對撞機的能力,可那要什么時候才能建造?”王院士出聲說道。
秦元清瞥了一眼王院士,他一直是國內推動建設大型粒子對撞機的領軍人物,當選院士十幾年了,屬于資深院士。其在1984年從金陵大學畢業后前往瑞士日內瓦的歐洲核子中心,參加丁肇中領導的L3實驗,專業研究高能粒子,長期從事高能物理實驗研究,屬于華夏粒子物理的開拓者之一。
當年那場會議,王院士就是主要推手,甚至還拉上丘成桐。
“應該二三十年后,我又沒說現在就可以建設!”秦元清緩緩地說道。
二三十年后?
王院士、林偉民等人差點一口老血噴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