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風平浪靜!
仿佛什么都沒有發生,仿佛又真的發生了什么!
社會上、媒體上好似一瞬間都不再關注這件曾經發生的事,而是被高校院系調整的話題給吸引了,人們仿佛傳說了時空,來到了1952年這個特殊一年,在這一年全國高校院系大調整,而時隔80余年,終于要再次開始了么?
水木、燕大、復旦、浙大等高校,聞之色變,好不容易在上個世紀末開啟大合并恢復元氣,巨大發展之下成了世界名校,結果再來這么一朝,想到當初的凄慘,但凡只要查閱一下資料,都會瑟瑟發抖。
金陵大學、浙大、鷺島大學、江陵大學、中山大學這1952年院系調整中的‘五大母校’,恍如被挖掘起了記憶深處的傷疤,在哀嚎著,在哭泣著。
轟轟烈烈的大討論下,很多名校激烈反對,認為現在的高校發展得很好,沒必要進行調整。但是中下游高校就不一樣了,一個個眼巴巴地看著,看著大佬們割出肉來,讓他們飽餐一頓。多少地方,大部分資源就集中在一所學校,至于其他學校但凡有好一點的專業,就被吞并了,你要是不同意,就挖走學科負責人,直接讓你躺平。
而名校的實驗室,設備儀器之先進,就是諾貝爾獎獲得者看到都會一臉羨慕,經費之充足,讓人驚嘆。
澇的澇死,旱的旱死!
在高校之中同樣也是成立的,所以很多相反的言論就出現了,比如高校的平衡,比如強調術業有專攻......
在轟轟烈烈的大討論之中,關于秦元清身上發生的事不過二三天就沒了,媒體們不斷報道著1952年高校院系調整的歷史,報道著各個教育工作者關于此次院系調整討論的意見和看法,而自媒體和up主瞬間又抓住新的熱點話題,不斷進行深度挖掘,從1952年高校院系調整所帶來的意義,去分析假如再次進行院系調整之后將會有哪些利弊。
而就在大家還在轟轟烈烈的討論院系調整的時候,一個重磅新聞傳來了,水木汽車研究院整體剝離開來,支付給水木100億元后,將搬遷至JZ市,建立華夏飛車大學,專門從事未來交通工具的相關學科,學校一成立級別就非常高,屬于部直屬大學。
JZ市恍若是天上掉餡餅似的,被這個大餡餅砸得暈乎乎的,隨后就是巨大的欣喜,其位于遼省的西南部、‘遼西走廊’東部,是連接華北地區和東北地區兩大區域的交通樞紐,總面積1.03萬平方公里,海岸線124公里,人口300萬人,是遼省重要的科技、教育、文化、醫療、物流的中心,是環渤海經濟區重要的沿海開放中心、遼省西部區域性中心城市、遼省沿海第二大城市。。雖然坐擁8所高等院校,但是JZ市卻是沒有一個全國出名的大學。
現在好了,華夏飛車大學一成立,就要落戶JZ市,雖然不是一下子過來,但是要知道華夏飛車大學單單是學校建設經費就高達500億元,不說大學對今后的拉動,單單是500億元建設費用就是一筆巨大的投資,對于社會經濟發展的拉動就很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