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能有個學霸男友,多好啊!”一個女生眼中泛著桃花,絲毫沒有注意到,自己身旁的男友,已經是因為自己頭上隱隱有一定綠帽,而火冒三丈。
要不是在圖書館,準把這個女人狠狠打一頓。
“這微積分不愧是數學發展史上,最重要的數學工具之一!”秦元清將一本講解高等微積分看完,感慨非常。
微積分是高等數學中研究函數的微分、積分以及有關概念和應用的數學分支,是數學領域中一大支脈,可以說是數學的一個基礎學科。整個微積分包括極限、微分學、積分學及其應用。它的存在,使得函數、速度、加速度和曲線的斜率等均可用一套通用的符號進行討論,它為定義和計算面積、體積等提供一套通用的方法。
大家對牛頓的印象,往往是最偉大的物理學家,建立了經典力學體系。可是同樣的,牛頓也是一位偉大的數學家,其在1671年寫了《流數法和無窮級數》里面就指出,變量是由點、線、面的連續運動產生的,否定了以前自己認為的變量是無窮小元素的靜止幾何。他把連續變量叫做流動量,把這些流動量的導數叫做流數。牛頓在流數術中所提出的中心問題是:已知連續運動的路徑,求給定時刻的速度(微分法);已知運動的速度求給定時間內經過的路程(積分法)!
可以說,正是牛頓與萊布尼茨創建了微積分這一數學支脈,使得幾百年過去,微積分依舊散發著強大的生命力。
在中世紀到現在,不得不說,西方的發展確實是快過了東方的發展,在自然科學領域,數學、物理系、化學、生物等全方位領先于東方,西方在自然科學領域里面作出的貢獻遠大于東方,也正是如此,西方雄霸世界五百年,這幾百年的世界霸主都是誕生于西方。
現在華夏,都是屬于學習者,學習西方的知識和智慧,以此來發展自己。
越了解數學,秦元清越有個感觸,那就是數學太講究天賦了,沒有足夠的天賦,你再努力也無法取得什么大的成就。而天才數學家,往往靈光一閃,就能做出大的成果。
牛頓、高斯、笛卡爾、歐拉等等偉大數學家,哪一個不是天賦異稟,哪一個不是智商高絕?
有普通人認真學習,兢兢業業在數學領域作出成績的?
沒有!
一個都沒有!
意識到這一點,秦元清倒是覺得,像華夏這樣大規模普及教育,將數學納入小學、初中、高中知識體系,而且所占比重很大,其實是不可取的。因為絕大多數的數學知識,人的一生根本用不到。
比如微積分,普通人在社會上誰用到微積分了?
比如勾股定理等等定理,普通人在生活中用得到?
包括英語在內,除非是去當翻譯或者出國,不然的話絕大多數人,畢業后參加工作后也是用不到的,而這消耗了無數華夏人的心血和青春,不知道多少人因為英語學的差而從此走上人生的另一條路。
秦元清暗暗搖頭,華夏的教育確實應該進行改革,不斷地與時俱進。
不知不覺中,圖書館管理人員開始提醒,距離閉館只剩下15分鐘,請各位同學及時離館。
秦元清將書本放下,將已經有寫東西的草稿紙收了起來。
夜晚的水木校園,顯得很安靜。天空下著大雪,將地面都鋪滿了厚厚的一層雪,西北風吹來,那種冰寒讓人都頗為受不了。
路燈之下,一片銀裝!
秦元清緊了緊自己的衣服,這大冬天的,冷得讓人受不了,下大雨,又是西北風,簡直是要人命。
相比起來,還是閩南好,這個時候還是十幾度,中午還能曬曬太陽,哪里像京城,零下十幾度,又是大雪,又是西北風的。
回到宿舍時,小胖子三人都已經躲在被窩里面,一個個瑟瑟發抖,外面狂風呼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