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其他方面在改革,軍隊也不例外,信息化、現代化等等可都是需要高素質人才,所以軍隊對于大學生參軍是有非常大的政策的,大學生一參軍,那就是連級干部,可以說比普通人參軍十年、二十年還要高,那是專門作為干部培養的。
這一次水木大學新生軍訓,一律都是請野戰軍進行軍訓,而且能當教官的都是得過榮譽的,很顯然軍隊也很重視,專門組成了教官隊伍,領隊的還是一位上校。
秦元清在會議上再次強調此次軍訓的變革,是屬于摸著石頭過河,讓教官們不用有什么負擔,將新生當作新兵去訓練。
至于愛國主義教育,則是選了電影《橫空出世》以及如今在B站火熱播放、身受無數人喜愛的《那年那兔那些事》,《那年那兔那些事》的發展可比上一世快得多了,第一季已經制作完畢。
《那年那兔那些事》很有意思,采用的擬人化形式,講述了一群兔子和其他生物們在藍星上發生的故事,以兔子為主線,故事從兔子家——古代種花家的興衰講起,到兔子們打敗禿子,創立祖國。。。。再到后來歷經磨難正在騰飛崛起等一系列事件,可以說將華夏的百年苦難、華夏英雄救國救民給展現出來。
《那年那兔那些事》一經上傳B站,就獲得B站封推,然后很快就引起了用戶的喜愛,因為相比于枯燥的文字和讓人煩的一味說教,《那年那兔那些事》是那么形象,將華夏的苦難和艱難發展給呈現出來,感動人心。
第一季就12集,每一集就是七八分鐘,并不長,秦元清都已經看完,上一世他可是《那年那兔那些事》的忠實粉,一看就直擊他的內心與靈魂。
現在社會上,充斥著許多奇葩言論,其中不乏有一些知識分子說的,迷惑民眾,歪曲例子真相,比如關于對于民國的可惜。
可是,但凡有點歷史知識,誰不知道共和國能夠成立,還不就是應了那句話“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是華夏人民選擇了黨,看看三大戰役,多少百姓自發的為解放軍運送糧食彈藥,婦女為了前線戰士有穿的,晚上都在做鞋縫衣服。
而反觀另一方領袖都不得不充滿悲憤地哀嘆:“反腐亡黨,不反亡國”,這不正應了他那句話么。
所以,那有什么可爭辯呢!?
一個黨經過27年的艱苦奮斗,才建立起基業,然后又用了60年將一個積弱積貧的落后農業國建成一個現代化工業國,沒有任何國家敢欺負華夏,這難道還要去爭辯么?
秦元清對于那些奇葩言論,不會自掉身價去網上和他們論戰,他只會用行動,身體力行,從水木大學開始改變,也讓水木學生親自感受一下,華夏百年屈辱和如今復興之機是來得多么不容易,是無數先輩們用鮮血和生命、無數先輩們默默無聞甘于奉獻換來的。
也讓他們看看,共和國剛成立的時候,都不怕,敢于錘遍17個堂口,現在華夏國力比當時強大多少倍,與美利堅差距也沒有那么大懸殊,怎么反而懼美恐美呢?
這是什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