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在等待著,等待著論文的刊發,他們都想看看秦元清的論文,然后去驗證。
第二天,論文剛剛出來,五本期刊第一時間送到了楊老手中,楊老拿著期刊,期刊還散發著墨香味,他戴上了眼鏡,專心地看著論文。
“歲月啊,真是不饒人,現在連看論文思維都跟不上了!”一個小時后,楊老將第一個期刊放下,摘下眼鏡,自嘲地說道。
他已經九十多歲了,雖然身子骨還硬朗,但是思維衰退的厲害,這種讓人很不甘心,卻又很無力。
“老楊啊,吃飯了!”翁女士叫道。
楊老心中閃過一道暖流,這個女人背負著巨大的社會壓力,與他在一起,將他照顧得很好,讓他不會感受到孤獨,他一直認為,這是上天賜予他最后一件禮物。
“看得怎么樣?”吃飯的時候,翁女士問道。
“很精彩,只是我思維跟不上了,無法判斷對與錯了!”楊老說道。
翁女士心中暗暗心驚,別人以為楊老真正楊老,溜溜狗狗養養花,可實際上并不是這樣的,他還會去高研院去跟年輕人交流交流,有人給他發郵件,他總是以最快的速度回答。
而現在,他竟然說自己思維跟不上。
水木大學高等物理研究院,當期刊送達后,大家一個個開始研究。當年楊老建立高研院,又吸引人才加入,使得水木的理論凝聚態物理、理論冷原子物理一舉提升到華夏第一、世界前五。除了這兩方面外,還有數學、理論計算機科學、理論生物物理、理論天文物理四個方面。
雖然高研院的人并不多,方向也不全,但是水平卻不國內其他人高出一大截。
此時此刻,不管是數學領域的,還是物理領域的,都在研究著水木數學期刊,心神都沉浸在論文之中。
“唉,要是早10年就好了,現在思維跟不上了!”有個老者忽然嘆了口氣,有些不甘心。
“聶老,我們這輩人都老了,真是不甘心,我啊,連這存在性這篇論文都搞不明白!”另外一個老人也是不甘心。
第一位老人,正是響應楊老號召回國出任水木水木大學高等研究中心主任的位置。只是如今,聶老也快90歲了。
他們這一批人,都在去年一起選擇了放棄美利堅國籍,重新加入了華夏國籍,徹底落葉歸根。
“聶老,不如請秦院士來給我們講一下吧!”有人提議道。
實在是這里面摻雜著數學與物理,而且有很多新的東西,整整五篇無論,他們基本上都是只精通一個領域,實在是難以讀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