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項目課題
進入三月份,熟悉環境后,化學實驗室的人,也開始接觸到了‘鋰空氣電池’完整理論,包括目前世界鋰空氣電池研發過程中遇到的難題,怎么去解決。
一下子,這些研究人員一個個對秦元清心服口服,實在是秦元清展現出來的水準,非常的高,而且從理論方面來說,完全是可以解決的,而接下來就是看,實驗過程中,怎么制造這一層薄膜,分離空氣中的氧氣,只允許氧氣進入反應體系。
以往鋰空氣電池研發中,如何隔離其他氣體進入反應體系是一個超大難題,因為根本就做不到,連理論上怎么解決都搞不定。
而現在理論層次,已經被秦元清解決了,現在就是到了實驗階段。
“這家伙真的是妖孽,數學、理論上成就那么大,以前從未在化學領域展露過,結果這化學領域也高到一個不可思議。”伍世豪輕聲嘆了口氣,喃喃自語:“難道說數學真的是一切科學基礎,自然科學皇冠么,數學到了一定境界,其他就一通百通了?”
伍世豪,本科畢業于燕大化學系,后來前往麻省理工學院留學,用了四年獲得博士學位,隨后在麻省理工學院從事博士后研究,4年后成為麻省理工正教授,其在《自然》《科學》《美利堅化學會雜志》發表學術論文36篇,其中以通訊作者16篇。
可以說其在化學水平絕對數得著的,這一次也是因為起了回國之心,在看到秦元清實驗室的招聘后,了解一番后,毅然選擇放棄美利堅綠卡,帶著妻兒回國。
其實在了解伍世豪打算歸國之時,燕大也伸出了橄欖枝,希望伍世豪到燕大化學系任教,畢竟燕大化學系是華夏高校中專業第一,領先水木化學系一截。
只是伍世豪最終還是選擇了秦元清的化學實驗室,因為伍世豪雖然離開華夏二十年,但是他的大學同學也在燕大化學系當教授,他知道燕大的經費雖然在華夏比其他高校充足很多,但是相比水木大學還是落后一大截。
化學研究,不管是新型光伏材料、光子材料和光學上轉換材料、基于廣場調控的光電功能材料和結構等研究,都是需要大量的研究和實驗,而這也是非常耗錢的,沒有足夠的經費,很難作出成果。
當然不得不承認,待遇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去燕大化學系,雖然也是正教授,但是年薪只有70萬元。但是到了水木大學秦元清這邊的化學實驗室,年薪百萬起步,獎金另算,甚至在了解到秦元清的兩個研究院已經誕生四位院士,伍世豪就更加傾向于選擇秦元清這里。
沒辦法,回國之后發展,工資待遇也是需要考慮的,畢竟是不是自己一個人,也是上有老下有小,一家老小都指望著他。而作為一名科研人員,自然也對成為華夏院士有著一份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