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課題研究的目的,是研究出一種特別抗干旱、蓄水量少又可以固沙的植被,以此在改良之后,進行改造沙漠化。
大西北這個地區,普遍都是氣候干燥,降雨量少的地方,正常其他地方的植被都是不適合種植于這些個地區,因為降雨量太少了,沒有足夠的水進行灌溉。
華夏這么多年在三林工程自然也誕生了許多成果,誕生很顯然靠著這些成果要治理沙漠化還不夠。
最終秦元清選擇了媼圍縣,因為媼圍縣位于隴省中部,河西走廊東端,地處甘、寧、蒙三省(區)交界地帶,全縣總面積5483平方公里,屬溫帶干旱型氣候。它正好處于黃土高原與騰格里沙漠過度地帶,有大片的戈壁荒灘。
不過具體怎么樣還得親自實地考察,秦元清也是追求高效率的人,再敲定地方后,立馬帶著一整組研究人員和顏檸一塊,前往媼圍縣。
“秦院士,歡迎你和你團隊的到來!”得到消息的當地領導親自到機場接機。
“劉總,我們這次前來考察,主要是進行科研工作,目前初步選擇地方是媼圍縣,不知道劉總可否安排個熟悉當地的工作人員帶我們考察媼圍縣。”秦元清和這位領導握手,直接了當地說明自己的來意。
“秦院士,這你可就問對人了,我以前在媼圍縣工作了二十年,對于當地情況最是了解,這次我親自帶隊,帶著你們去考察。”劉總笑道:“說起來那一段歲月是我非常難忘的,可惜我沒有什么本事,無法帶領大家走出困境。”
秦元清倒是沒有想到,這位領導竟然還在媼圍縣工作過,而且還工作過二十年,這就好辦了。
秦元清謝絕了劉總安排招待所休息,一行人之前出發前往媼圍縣,剛出高速路口,媼圍縣的領導班子都全部在高速路口迎接。秦元清有些無奈,當地政府的消息不是一般的靈通。
不過看已經大中午了,大家都沒吃飯,所以秦元清也沒有拒絕媼圍縣政府的招待,中午就在縣賓館休息,下午則是在縣政府會議室,了解媼圍縣的相關情況。
越看越覺得媼圍縣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很合適,除了縣域周邊因為植樹造林生活環境還可以,再往外都是黃土高原和沙漠戈壁灘,整個縣人口才24萬,一年生產總值不到50億元。
“劉總,我想了解的是,如果我們在這里設立研究院,能否承包大片沙漠戈壁灘!?”秦元清提出了自己最關心的一個問題:“政府能否全力配合我們開展科研工作?”
劉總心中一動,問道:“秦院士,能否說說你們想承包多大的戈壁灘,想承包多久?還有想要當地怎么個配合法?”
“我們實驗室的目的就是探索沙漠化治理,如何研發抗干旱植被來植樹造林、固化風沙,從而改變沙漠化。”秦元清說道,然后在地圖上圈了一個面積:“如果可以的話,除了縣城之外,其他戈壁灘和黃土高原我們全部承包起來,時間就定30年,30年時間內承包區域的規劃和建設全部按照我們的來,各級政府不得干預,特別是未我們同意砍伐植被!”
秦元清可不想,自己等人辛辛苦苦植樹造林,結果后面在扯后腿,毀樹種植。
劉總和縣、市領導都露出驚駭之色,要知道秦元清圈的這個面積,足足有5000平方公里,這個手筆未免太大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