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更重要的是,港珠澳大橋通車,代表著粵港澳大灣區進入快速通道中,一個全新的城市群將具備更加大的發展空間和發展潛力,也代表著香江將進入二次回歸的通道中。
同樣的道理,國家下定大決心建設環渤海隧道,就是因為其擁有著巨大的戰略價值,對于京津唐與東北工業基地的聯動及長三角地區的聯系,將大大加強,對于華夏經濟發展有著極強的作用。
如今的東北,可是與上一世的東北三省完全不一樣,上一世的東北三省是投資不過山海關,大家都不愿意去東北三省投資。而現在,東北三省經過近十年發展,以汽車工業、航空工業、精密制造業、重工業、農業等為發展核心,早已是華夏又一大經濟建設熱點,經濟空前的活躍,連續八年成為人口凈流入地區。其高素質人才的密集度,也是全國第一。
所以打通京津唐、長江三角洲、東北工業基地的聯系通道,就顯得非常重要,也非常的急迫,國家才下定決心花巨資建設環渤海隧道工程。
隨著國慶到來,秦元清帶著孩子玩一玩,更多的時間用在準備即將到來學術報告會,這一次他打算給物理學界帶來一個巨大的地震,讓物理中心加快轉移到華夏,學術界是很實在的,不是什么力量可以阻擋的。
就如同當初,金融中心、科研中心從歐洲轉移到美利堅一樣,沒有哪個國家可以阻擋得了。
如今某個世界第一流量,就想盡各種辦法,希望能夠將制造業回流美利堅,以此來增加就業崗位,維持美股的繁榮發展不至于坍塌,股市泡沫化破裂。
可實際上,這種是違背大勢的,已經習慣高福利、高收入的美利堅,人工成本注定是競爭不過其他發展中國家的,資本是逐利的,哪里能給資本帶去豐厚回報,哪里就是資本所選擇的。
上一世所發生的,已經證明了這一點。一個個跨國公司宣傳要建多大的場,給美利堅帶去多少就業崗位,結果等到幾年之后,硬化的地皮都長滿草了,跨國公司純屬于雷聲大雨點小,口頭說得頭頭是道,至于落實到實際的,根本看不到影子。
而且目前華夏沒了房地產的捆綁,產業結構、經濟規模都超過了上一世同一期水平,軍事實力也增加不少,源源不斷地吸收著其他地方的人才,再加上華夏出國的人才回流,使得華夏的經濟調整和產業結構轉型的速度大大加快,不斷地向著中高端制造業轉型,而且低端制造業也沒有怎么向東南亞流轉,而是往中西部轉移,整體實力依舊還在快速增長。
特別是計算機、互聯網領域,隨著計算機漢語言不斷地開始逐漸顯現威力,華夏在逐漸地擺脫美利堅原先制定的底層架構,包括芯片在內,華夏逐漸地開始自己設計、自己制造,不斷地要擺脫被卡脖子的困境。
更何況,華夏掌握著量子計算機這件大殺器,也讓一些勢力投鼠忌器,畢竟除非是真正的翻臉,不然的話在和平時代的競爭,量子計算機就是大殺器,這也是為何銀行、金融機構紛紛高價購買量子計算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