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的臉書、推特上也是討論得很激烈,畢竟這些年,華夏取得一個個成績,著實是讓人坐不住,眼看著華夏完成探月階段、空間站也初步建成,而國際空間站卻不斷在維修,使用壽命即將到了,到時候將面臨沒有空間站使用的窘境,而要建設一個全新的空間站,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結果就出現一個結果,那就是NASA得和華夏航天局合作,暫時借助華夏的天宮號空間站!
這讓一向高傲無比、傲氣十足的美利堅人哪里能夠接受,畢竟他們可是世界霸主,說打誰就打誰的。
可是呢,自家想要建空間站,十年內都不可能。畢竟空間站是由許多相互關聯的子系統構成的復雜系統,一個功能完備的空間站通常需要具備10個模塊,即主體結構、電源供應系統、溫度控制系統、姿勢控制系統、軌道操作和推進系統、自動化和機器人系統、計算機和通信系統、環境與生命支持系統、乘員生活設施、乘員和貨物運輸系統。
就像國際空間站這種第四代空間站,是由美利堅國家航空航天局、俄國航天局、歐洲航天局。東瀛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楓葉國航天局、巴西航天局六個太空機構聯合推進的國際合作計劃,參與該計劃的共有16個國家或者地區,總共耗資一千六百億美元!
如此昂貴的投入,就連軍費超高、財大氣粗的美利堅也吃不消!
秦元清對于外界的激烈討論,也是一笑置之,如今華夏正在加快航天工程的布局,北斗導航如今占據的市場份額已經與GPS不相上下了,完全具備全球導航,再加上華夏又是智能手機制造大國,全世界超過70%的智能手機是在華夏制造的,這代表著70%智能手機都搭載著北斗導航系統。
再加上華夏又是船舶建造大國,船隊華夏也是最多,自然而然也是搭載北斗導航系統。
通信衛星、氣象衛星、地球資源衛星、偵察衛星、廣播衛星、測地衛星、天文衛星等,華夏也是一顆接著一顆發射,組成了一個龐大的‘衛星世家’,預計再有五年時間,華夏在太空的衛星數量將會超過美利堅,成為世界上衛星擁有量第一的國家。
而空間站,華夏也在加快建設中,預計會在2020年或者2021年建成屬于華夏的空間站。經歷天宮一號、天宮二號的經驗積累,華夏已經解決了各項空間站技術。
而且相比以前,如今技術條件大為改善,有著完善的導航系統、通信系統,到時候空間站將可以非常便利的與地面指揮中心聯系,可以在空間站收看華夏的電視節目,甚至與家人視頻聊天都是輕而易舉的。
可以說,這些年華夏的技術發展,對于航天工程也是有很大的促進作用。華夏的發展是全方位的,不是僅僅局限于一個點,而是一個面!
在嫦娥四號探測器要從繞月到落月這一天,秦元清也是暫時離開水木,來到了國家航天局。
“秦院士,這是這十天時間,嫦娥四號傳回的探測數據,你看一下,看看有沒有必要修改相關的參數!”秦元清剛剛抵達指揮中心,總指揮就說道。
在總指揮看來,有秦元清在,比超級計算機還要好用,相比起超級計算機,他更相信秦元清的能力。
這一次嫦娥四號,當真是讓總指揮大跌眼鏡,他才發現,原來地月遷移可以這么來搞,原來以前他們計算的最佳地月軌道,并非是真正的最佳地月軌道。
秦元清看了一下相關數據,又對了一下嫦娥四號探測器拍攝的月球背面的地貌圖,秦元清取來了A4紙,在上面進行畫了畫,又列了一下公司,隨即微微皺起眉頭。
“落月點得修改一下,我發現越來的數據有些偏差,雖然能夠軟著陸,但并非最佳落月點!”秦元清說道。
“行,秦院士,按照你說的修改。”總指揮說道。
“總指揮,這樣會不會太魯莽了,臨時修改參數,改變降落點,并不合適。”嫦娥四號探測器總設計師微皺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