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那一刻起,李靜之就下定決心,不惜一切代價找回兒子!
隨后李靜之就開啟了自己漫長而又痛苦的尋子之路。最開始,他們在廣播電視上登了尋人啟事,還發動親切、朋友和同學幾十年,分四個方向在陜省幾十個縣市四處張貼尋人啟事。
李靜之曾經離嘉嘉特別近,仿佛一伸手就能拉起他的小手。
在嘉嘉丟失兩三個月時,李靜芝收到商洛一個旅館發來的一份電報:“嘉嘉在這,速來辨認。”
李靜芝夫婦開了五六個小時的車,等到村里人幾乎都睡了,才敲開給她拍電報的那家人的房門。李靜芝拿著嘉嘉的照片給開門的婦女看,婦女說照片上的孩子確實在她家住過。
聽到這句話,李靜芝驚喜、激動得心都要跳出來了!她覺得馬上就可以把日思夜想的兒子摟在懷里了!可是,婦女接下來的話像一盆涼水迎頭潑下:“兩天前被一個姓任的送到長安去了。”
就這樣,李靜芝失望地回了長安。
她收到過許多線索。每次核實線索前,她都會提前購買新玩具、新衣服,買許多兒子愛吃的食品,她希望見到兒子就立刻把他領回家!
可是,她一次次滿懷希望踏上旅程,又一次次失望返回。
久尋未果,丈夫絕望了,勸李靜芝放棄嘉嘉,兩人再生一個孩子。
“嘉嘉就是我的命啊!命該怎么放棄?”李靜芝拒絕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夫妻倆的分歧越來越大,嘉嘉丟失5年后,李靜芝和丈夫的婚姻走到了盡頭。
離婚后,李靜之獨自行走在漫漫的尋子路上。她拉著一個拉桿箱全國各地跑,只為了找到兒子!她走遍了大半個華夏,20多個省份的大街小巷、村村落落留下她的足跡和身影。她印制了幾十萬份尋人啟事,先后看過300多個疑似嘉嘉的孩子!
在尋子的過程中,她結識了很多跟她一樣經歷的孩子的父母,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目標——找到丟失的孩子!為此他們成立了第一家尋找愛子聯合會,信息共享,結伴尋找親人。
可是命運仿佛是跟李靜之開玩笑似的,好幾個孩童的父母找到了自己的孩子,回到了親人的懷抱。可是她偏偏沒有找到自己的嘉嘉!
1999年,帶著對長安的留戀和傷感,李靜之帶著年邁的母親定居天津。她重新找了份工作,因為她知道,自己有了收入,才能繼續尋找自己的兒子嘉嘉。
2007年12月,李靜之去臨安參加了‘寶貝回家’公益組織舉辦的一次萬人尋親大會。之后,她便加入‘寶貝回家’公益組織,成為一名志愿者,希望借助網絡幫助更多的孩子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