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同互聯網世界,也許你自以為自己了解了一切,而實際上你所了解的只是你想了解的,它只是碎片化的,并非是真相!
“秦院士,關于項目建議書中,你列出的技術研究費用一千億元人民幣,核電站改造為核聚變核電站一座需要二百億人民幣,這技術研究費會不會太高了?這都超過我國在核研究的總費用了!”財政部門的一位領導提到費用問題。
對于掌握財政大權的部門而言,永遠關注的就是錢的問題!
別看如今國家財政收入一年比一年高,每年都有財政盈余,可實際上財政支出也是一年比一年高,各方面的經費撥款年年都在增加,就像大家經常說的,地主家也沒有余糧!
秦元清提出的三個項目建議書,反重力技術的研究經費最低,只需要20億元,可控核聚變總經費達三千億元人民幣。至于那個‘雙環太空站’,簡直是讓財政部門咬牙切齒,痛心疾首,一看到那超過三萬億的項目建設費用,就會覺得頭昏腦漲。
若是可以的話,財政部門都會毫不猶豫地進行否決,雙手抱胸說著‘沒錢’,可偏偏還不行!
“相關科研經費一千億元人民幣,我想并不高,假如不愿意投入一千億人民幣的科研經費,那么我個人愿意承擔這部分費用,但是產生的相關技術專利得歸屬于我,不知道可不可以!”秦元清似笑非笑地看著這位領導,說道。
開什么玩笑,ITER項目建造超過10年,總耗資近百億美元,而且這可不是現在的美元,而是1998年的時候的美元,換算現在絕對超過一千億人民幣,可結果呢,卻已經讓各大參與國快要失去耐心了,他們不知道需要投入多少資金才能看到可控核聚變的商業化應用!
如果能夠用一千億人民幣掌握整套可控核聚變技術,那么絕對有無數國家會揮舞著錢使勁的砸。
“大家也知道,去年發展受到很大的影響,GDP增長率才5%,財政支出不少,我們壓力也很大!”財政部門的領導訕訕一笑道:“不過么,可控核聚變一千億技術研究費用,我想這筆錢還是值得投入的!”
開什么玩笑,可控核聚變技術,產生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那一年都是以十萬億人民幣計的,它可以使得華夏徹底擺脫能源危機,解決能源的瓶頸,是真正地可以讓華夏有底氣地喊出: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
不說什么,只要華夏掌握可控核聚變,那么華夏的電費哪怕降低一半,都還有利可圖,而各行各業都可以增加利潤率,特別是低端制造業,也可以在華夏生存得很好。
要是真的讓秦元清自己出錢,那么等到時候可控核聚變技術真的都誕生并成熟,那么估計一年交給秦元清的技術授權費都不止一千億元了!
喜歡重生科技學霸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重生科技學霸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