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污染,是指現代工業生產和生活中排放的廢熱所造成的環境污染。熱污染可以污染大氣和水體。
火力發電廠、核電站和鋼鐵廠的冷切系統排出的熱水,以及石油、化工、造紙等工廠排出的生產性廢水中均含有大量廢熱。這些廢熱排入地面水體之后,能使水溫升高。比如在美利堅,每天所排放的冷卻用水達4.5億立方米,接近全國用水量的三分之一,廢熱水含熱量約2500億千卡,足夠2.5億立方米的水溫升高10攝氏度。
可控核聚變,進行發電,自然也會產生冷卻水,自然會產生熱污染,這一點誰也無法避免。
“關于這位朋友的問題,我想并不需要擔心可控核聚變帶來的熱污染,因為目前世界的熱污染主要來自于火力發電廠、核電站和鋼鐵廠的冷卻系統排出的熱水,包括石油、化工、造紙等。而可控核聚變發電廠,效率是遠高于現在的核裂變電站,哪怕是第四代核電站也比不上聚變發電廠,到了那時候,我們不需要那么多的核電站,只需要數座聚變核電站、配合著大型水電站、中型水電站以及太陽能就可以滿足全國的需求,其他的小型水電站、火力發電廠等均會退出歷史舞臺,石油、鋼鐵廠將會大大減少。總體產生的熱污染就會大大減少,相當于現在的十分之一,甚至更少!”
“我想這么簡單的一筆賬,很容易就可以算清楚的!任何一個國家都懂得選擇!我們要做的不是做到一點污染都沒有,而是可持續發展,污染達到我們可以接受的地步!”秦元清笑了笑,說道。
有些人因為一些原因,以至于會認為,環保是指一點不產生污染、保留完全無污染的,實際上這種認知是不對的,哪怕是第四次工業革命完成,也并非是一點污染都沒有,而是實現華夏制定的碳中和,即產生的二氧化碳小于等于境內植被吸收消化的二氧化碳!
也就是說,華夏一直強調的是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而不是不發展,不然的話,哪怕人類倒退到封建社會,依舊也是有誕生污染的。
可控核聚變,這是可以讓煤炭發電站等低效率的發電站退出歷史舞臺,石油的使用量都會大大降低,這毫無疑問的是可以緩解全球變暖的趨勢。
而且華夏在全球氣候變暖問題上的態度始終是一致的,是堅定的,也是一直按照自己的承諾去做,不管是荒漠治理,還是加大污染的治理、節能減排方面,都是沒有半點放松,是全世界的模范,所以面對質疑,華夏往往有著充足的底氣去反駁對方。
隨著荒漠治理完成,實際上華夏就會率先完成自己的碳中和的承諾,從這一點來說,華夏是無懈可擊的。
“接下來有個問題,那就是‘金烏裝置’首次試驗成功,那么距離核聚變電廠實際應用,需要多久,十年還是二十年,還是永遠的五十年?”小撒說到第二個問題,忍不住笑了,演播廳的觀眾們也笑了。
因為實際上但凡對可控核聚變有所了解的人,都不會提出這么個問題,可是因為問題是由廣泛的網友提出的,按照得票率排列,自然而然大部分網友是不了解可控核聚變的。
“實際上,我們‘金烏裝置’首次試驗成功,代表著實際上可以商用,也就是建立商用的反應堆,用于發電并網。之所以現在還停留試驗階段,是因為我們國家還不是那么迫切,是因為我們國家秉著負責任的態度,進一步完善,好在運行階段減少問題。”秦元清也是笑了,然后說道:“不用5年時間,大家就會看到,有些省份就會使用上核聚變發電廠的電!”
兩個節目前的問題結束,也代表著節目正式進入正常的環節,小撒先播放著一個短片,是關于可控核聚變的前世今生,從可控核聚變被提出已經大半個世紀,到了現在終于在華夏出現了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