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比如這幾年,世界的局勢再也沒有一個地方發生戰爭,雖說因為黑天鵝,海外各個國家并不怎么好過,但是至少沒有戰亂。
華夏但凡做出的承諾,華夏重來都是努力去做,進博會給廣大發展中國家帶來了貿易的機會,使得他們的商品有了廣大的市場,而不是在自己國家賣不出去,廉價到沒人要。
比如2年前的進博會,區區一種松子,就讓鄰國渡過了最艱難的時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是華夏用了兩千多年的實踐,而悟到的道理!
“至于可控核聚變的誕生是不是意味著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結束,我想這是一種誤解,應該說可控核聚變的誕生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一種標志,這次第四次工業革命持續的時間將是有史以來最長的,整個第四次工業革命也許將持續三十年,甚至是四十年!”秦元清淡笑道。
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技術標志是人工智能、新材料技術、分子工程、石墨烯、虛擬現實、量子信息技術、可控核聚變、清潔能源以及生物技術,而實際上隨著可控核聚變的誕生,這些技術已經全部出現了。
但是出現不意味著結局,往往是意味著開始!
對于這一點,秦元清是有著清晰的認識的。
“秦院士,現在有一個情況,那就是大家覺得自己跟不上時代的發展,感受到一種無力感,包括我在內,我現在覺得自己的知識,越來越追不上時代的發展,關于這一點您怎么看?有什么建議么?”小撒說道。
哪怕小撒已經在主持人這個崗位已經二十多年了,現在也四十多歲,可以說是央視最為出名的主持人之一,但是他感受到時代的日新月異,他感覺到自己跟不上時代。
其實這何止是小撒有這種感覺,全世界都有這種感覺,特別是華夏人的這種感覺最為強烈。
城市的日新月異變化,農村的巨大發展,時代的激烈變革,自己以往學到的知識往往會被告知過時了,落伍了!
“這就是工業革命的魅力,我國短短四十余年時間,就完成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三次工業革命,大踏步跨入了第四次工業革命,我們的發展太快了,日新月異,短短不到一生就走過西方數百年時間,這種陡然將數百年時間壓縮到不足五十年,大家自然會有這種感覺!”秦元清說道。
秦元清也注意到,有一種說法越來越有市場,那就是“時代慢些吧,等等我們”或者‘腳步慢一些,等一下你的人民!’
“我們人類擁有巨大的潛力,這種潛力是需要我們去挖掘!我們可以去大學學習,去旁聽課,去聽一些學術報告!也需要各方各樣的專家努力,比如哲學家需要探索新時代的哲學發展,社會學家需要探索新時代的社會組織、社會形式,經濟學家需要探索新時代的經濟領域!”秦元清淡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