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驚訝歸驚訝,實際上參會的民營企業家表情都是興趣缺缺。畢竟到目前為止,雖然民營企業也掌握了一定的屬于自己的發射技術,但像是登月工程中運用到的大推力火箭這些設備,即便相關的政策已經放開了,一般民營企業也沒那個資本和魄力去玩,也不太可能費力不討好地去做那個技術儲備。
現在華夏這些民營企業,掌握的發射技術,主要是像小型衛星發射,都是小型的運載火箭,運力僅能滿足企業級要求。
不過很快,相關領導講到了,為了鼓勵民營企業積極參與航天事業,一起攜手開啟星際時代,對于投資國內航天事業的企業,在境內其他業務上將享有稅務上的優惠。
簡單地來說就是,如果某家企業花了三千萬放衛星,只要承擔發射任務的乙方是華夏境內企業,發射任務是在華夏境內完成,那么就能在母公司的其他經營業務上獲得三千萬的稅務減免。
這樣的優惠政策,哪怕是對于市值上千億、上萬億的企業而已,也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可以說,這條政策是以利驅動民營企業加大航天投入,從而在國家將主要力量集中在‘雙環太空站’、載人登月工程等上面的時候,民營企業能夠承擔起更多的商業航天發射任務。
秦元清明顯察覺到,當這條政策宣讀完畢后,無論是國企還是民企,會場內的企業代表們一個個都像是打了興奮劑一樣,紅光滿面,眼中閃爍著火熱的光芒。
不過也能理解,這么大的稅收優惠,對于本身就有發射衛星的業務需求的公司而言,現在國家幾乎已經將他們的發射成本以稅收減免的形式全部免掉。這雖然不是國家直接發錢補貼,但和直接補貼也沒什么區別了!
緊接著,科技部領導宣讀鼓勵創新政策,將加大對民營企業的科技創新扶持獎勵,林林總總列了八項科技獎勵項目,只要有企業能夠拿到科技獎勵項目,哪怕是最低的也能獲得一千萬元的獎勵,而最高的則是一年能夠獲得一億元的獎勵。
和第二條相比,這一條就和直接發錢沒什么兩樣了。
參會的企業代表們,立即意識到這與之前參加的航天航空相關會議不一樣,連續幾個不同部門的領導宣讀政策,都是在鼓勵民營企業往航天工程領域加大投資,有稅收減免優惠,有技術扶持獎勵,甚至還有相關技術的授權與培訓。
這簡直就差點直接跟他們說,只要你進入航天工程、加大航天工程投入,不但不會虧,反而會大賺特賺一樣。
在華夏,最能夠賺錢的,實際上是跟著政策走,只要跟著政策走,順著大勢前進,想虧錢都難,除非自己作死。
秦元清作為航天航空專家,又是‘雙環太空站’項目總指揮,他的座位還是在第一排最中間的,其他人都得靠邊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