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現在地球上的公海,還不是說不受任何國家主權管轄,任何國家不得將公海的任何部分占為己有,不得對公海本身行使管轄權,這可是納入海洋公約,作為公認的國際法原則。
可是這話誰信誰是傻瓜,沒有強大的海軍,你想自由航行,那是說說而已,一旦到了關鍵時候,別人就能夠掐住你的脖子,問你服不服!
雖然作為一名學者,對于這樣的地球資源的浪費,他是很看不下去,但是怎么說呢,誰叫他是華夏人。
科學無國界,但是科學家卻是有國籍!
自己只是實話實說,可沒有半點虛言!你們要跟著出牌,只能怪你們自己急功好利,不自量力!
當然,若是讓秦元清發表一些錯誤的論文或者言論,秦元清肯定不會干,作為一名學者他有他的堅持和底線,他絕對不會昧著良心將黑的說成白的。
在中午休息的時候,秦元清接受了媒體采訪。
“秦院士,您好,請問關于載人登月,您有什么看法!?”一位美女記者采訪道。
“我們華夏載人登月,從技術層面來看,已經不存在任何問題,完全可以支持載人登月,在此之前,我國在嫦娥系列工程上面已經進行將近二十年的探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我們從月球帶回了40千克的月壤,也讓我們對月球的研究有了不少的成果,基本上我們已經完成了對月球一系列的測繪、探測!”秦元清對于華夏的載人登月工程表示充滿著信心。
“那么您認為,這次載人登月工程,會不會引起海外的一些非議,比如所有權之類的?”美女記者問道。
“太空資源屬于全人類所有,這是很早的時候就形成的共識,資源就在哪里,只要有能力,任何公司、任何國家都可以去開展航天活動。”秦元清義正言辭地說道,“我國一直強調合作共贏,在嫦娥一號、二號所獲得的科學探測數據是向全世界科學家開發的,與世界共享。我們這幾年,也向一些友好國家贈送月壤作為禮物,使得至少二十個國家獲得月壤開啟研究。”
“人類命運共同體,大家都是一條繩子上的螞蚱,是榮辱與共的。我們歡迎任何友好的國家,一起與我們努力,甚至未來‘雙環太空站’建成后,也不排出讓友好國家的航天員到‘雙環太空站’工作!”秦元清說著,站在道德的制高點。
而那位美女記者,心中則是無語到極致,無能地狂吼著,怎么可以這樣,這樣還怎么有熱點新聞呢。
誰不知道,太空資源屬于全人類共有的這句話是萬能的正確話語,可是問題不是誰都能利用太空資源的,更別說是載人登月了。還有友好國家,這又如何界定?讓友好國家的航天員到‘雙環太空站’工作,可是這其中的一個關鍵就是友好國家得有能力培養航天員啊。
哪怕是到了現在,整個世界193個國家,有能力培養航天員的,絕對是雙手數的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