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像量子物理的科研焦點,這種就屬于量子物理最前沿的研究領域,要是在以往,華夏肯定屬于在遠遠的后面看著人家在奔跑,擔心被甩遠而看不到,可是現在,華夏卻屬于世界第一梯隊。
與此同時,可以看到,華夏的研究領域的梯隊建設是很健康的,在老一輩老去、離去,中生代一個個接上,而且水平比前輩們更高。
秦元清有時候很會自己的同胞們感到自豪,也許因為物質水平提高了,沒有以前那種艱苦的環境,大家吃苦耐勞的能力也許比不上前輩們,但是大家有一個共性,那就是為了華夏偉大復興而前赴后繼,哪怕是犧牲,也怡然不俱!
而這種不僅僅是存在于學術領域,在軍隊更是普遍,他不由得想起,曾經被他拍板作為水木畢業典禮邀請嘉賓的徐如海,2012級生,軍訓之后加入軍隊,在剛剛被提拔為團長之時,英勇犧牲,他直至犧牲時的腳步也未曾后退一步,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踐行著自己許下的諾言。
他也想起了,同一屆受邀嘉賓的2011年本科畢業生王瑛,在川蜀當扶貧干部,哪怕是到了身處高位時,也不枉將注意力放在貧困地區,結果遭遇泥石流,喪命在山溝之中。
同樣的,也有像2012年本科畢業生柯文良,回鄉當扶貧干部,回報家鄉,年僅30歲卻積勞成疾,犧牲在崗位上。
除此之外,比如一紙調令,毅然選擇告別舒適的工作環境和依依不舍的家人,遠赴荒漠之中,從事著可控核聚變的研究人員,多少人廢寢忘食,齊心協力,才有‘金烏工程’取得第一階段圓滿成功的豐功偉績。
秦元清陷入深深的思緒之中,不知道什么時候,大禮堂響起了熱烈的掌聲,秦元清才從思緒中回過神來,才知道趙誠已經結束了學術報告,正進入交流環節。
半個小時交流環節結束,主持人就宣布今天早上正式結束,接下來各位學者請跟著志愿者前往食堂就餐。
學者們則是三三兩兩的,邊走邊聊著早上的兩場學術報告。
“侯青杰的學術報告給我很大的靈感,沒想到粒子的自旋,還可以這么理解,難怪他能入選杰青。”
“趙誠的一些思考也很有意思,此次真是不虛此行,好期待秦院士的學術報告。”
“我也很期待,上次聽秦教授的課,至今我受益非常大!”
“要是每次量子物理研討會都有這樣的水平,我一定每次都參加,以前的研討會,什么玩意兒,甚至不如大學的講課。”
“......”
秦元清也在志愿者的引導下,來到了食堂,此時食堂已經有學生在吃飯了,秦元清拿了一下盤子,排隊著。
“大魔王,您排前面!”排在秦元清前面的學生,頓時大吃一驚,連忙要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