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他帶著秦元清來到了一臺特殊的機器面前,介紹這臺機器說,這是一臺模擬航天器在過載情況下的機器,畢竟對于所有的航天員來說,最痛苦的莫過于航天器進行超過航天服飛行時所產生的過載,而這臺機器就是模擬這樣的情況,讓航天員提前適應這樣的狀態。
秦元清微微點頭表示明白,他在航天員訓練的紀錄片看過,這樣一臺類似于轉椅的機器,可以產生強大的離心力,并且隨著機器轉動越快,產生的離心力就越大,過載就越大,其最高可以模擬6g以上的過載!
然后他們來到一個猶如游泳池般的大水池,在這個水池底部有著類似于宇宙飛船的東西,而此時,在這臺猶如飛船般的儀器里面,有許多名穿厚厚航天服的預備航天員,正在水下做著各種測試,模擬失重情況下的訓練。
“這個就是我們航天員訓練基地模擬失重環境的訓練,當然,這樣的訓練和真正失重環境相比,還是有些差距的,雖然說我們在水中已經添加了許多的元素,但是,這畢竟并不是真正的太空。”楊力偉說道。
“明年你們會有一個可以真正失重環境進行訓練,這一點我可以向你保證!”秦元清說道。
到了明年,給這里安裝一臺反重力裝置,輕易就可以創造出一個失重環境的空間,讓航天員在真正失重環境下訓練,這可比現在的訓練要真實得多,也要有效得多。
“目前登月的航天員準備得怎么樣?他們的狀態如何?”秦元清問道明年就要進行的載人登月的航天員情況。
“根據載人登月工程的會議紀要,載人登月的航天員將有六位!目前經過篩選,已經選出了六位航天員,三位男性航天員、三位女性航天員,這六位航天員都是有豐富的登陸太空經驗!”楊力偉介紹道。
秦元清聽著楊力偉介紹的六位航天員,心中卻是感慨不已,也不知道是巧合還是特意安排,三位男性航天員、三位女性航天員中都各自有兩位是老航天員,比如劉航天員曾經是華夏第一位上太空的女航天員,曾經退出一線,然后幾年前再次經過重重激烈競爭后進入一線,這次被她獲得了載人登月的名額,而她到明年就已經47歲了。再有就是王航天員,先后進行太空授課,使得不知道多少年輕人選擇進入航天領域,而到了明年她也將達到45歲。另外兩位老男人,也都50歲出頭。
而剩下的一男一女兩個年輕航天員,則是去年才進入‘天宮號’空間站執行任務,今年經歷激烈的選拔競爭,擊敗其他的前輩和同齡人,奪得名額。
“秦總指揮,我們華夏的航天員訓練非常的專業,通過我們華夏航天員訓練中心訓練之后,每一位航天員都是非常優秀的航天員,能夠執行所有太空中復雜的任務,絕對是世界上最優秀的航天員!”楊力偉堅定有力地說道。
秦元清對此是表示贊同的,華夏的航天員絕對是世界上最好的航天員,畢竟他們不僅要經過體制鍛煉,理論知識的教育,心理承受能力的訓練,以及生存心理等訓練多方面自身條件的訓練。
除此之外,還要進行各種知識方面的掌握!
可以說,假如華夏的航天員都稱不上優秀的航天員,那在其他國家就找不出一個優秀的航天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