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華夏航天員站在月球上的時候,我們的人在干些什么?》《紐約時報》毫不客氣地貼出兩組照片,一組照片是華夏航天員正在‘月球style’,一組照片是幾年前土星五號剛剛點火升空卻變成一團巨大火花!
無比鮮明的對比,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無獨有偶,就在《紐約時報》吹起了對NASA的號角的時候,《洛杉磯時報》和《華盛頓郵報》也是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對NASA的不作為進行了發難,畢竟NASA每年的經費都相當于其他國家航天投入的總和,結果這么多投入,卻沒什么產出,這怎么說也說不過去!
NASA被搞得焦頭爛額,欲哭無淚,他們只想說,此乃非戰之罪!
事實上,如果中肯的評價,NASA這些年在航天領域取得的成果并不小,其探索的邊界甚至已經到了冥王星,而兩架旅行者探測器更是已經踏足了太陽系之外的領域。
只是這一切的成果,卻都被有意無意地忽視了,人們只記得幾年前土星五號化作一團大火團,以及現在華夏載人登月成功了!
看著焦頭爛額的NASA,歐空局不由有些慶幸,幸好有NASA在前面當擋箭牌,不然的話他們可是會被歐洲人民拿出來鞭尸的,畢竟歐洲人也不是吃素的,他們甚至更加圣母利亞!
不過歐空局也開始安排人出來叫慘,比如說歐空局一年的經費就只有20億歐元,差不多相當于NASA的十分之一,起步也比較晚,曾經要建成伽利略導航系統,結果因為什么原因導致伽利略導航系統沒能完成組建,現在只能服務歐洲,而載人登月需要導航系統。反正就是拿NASA在前面,NASA這么牛逼了,經費這么多了,他們都沒法實現載人登月,我們歐空局自然也沒那么快,我們需要更多的經費,需要更多的時間,請大家寬容一些。
俄羅斯航天局,此時也對于華夏載人登月的壯舉,投以羨慕的眼神。
作為曾經航天領域的領頭羊,雖然后來在載人登月上面失敗了,失了先手,以至于后來是俄羅斯航天局,但是就算那段灰暗的歷史,靠著雄厚的底蘊和吃老本,俄羅斯航天局依舊也是航天界的老二。而早在2017年的時候,俄羅斯航天局就發布了載人登月四步走戰略,聲稱要在2031年實現載人登月,執行為期14天的科研任務,并且于2034年在月球建成科研基地。
可是受限于經濟發展,每年極其有限的航天經費,實在是讓這個計劃推行的有些緩慢。
而鄰居,卻已經在航天領域實現突飛猛進的進步,其在航天領域的經費投入也是每年劇增,再加上那龐大到有些嚇人的‘雙環太空站’,更是讓俄羅斯的航天人只能羨慕嫉妒著。
對于曾經的小老弟,他們是很復雜的,一來他們在小老弟身上看到那條道路并非是死路一條,而是一條正確的道路,只是他們走歪了,自己喪失了信心而已。二來,小老弟各方面全方位超過自己,以前還會進口戰機、導彈之類的武器,現在已經全部變成是天然氣、石油、礦石、木材之類的,甚至很多都是照顧性訂單。現在連他們引以為豪的航天技術,好像也被超過了。
誰能想到,作為第一個將人造地球衛星送上太空的傳奇國度,曾經創下20個航天史上第一,結果現在依舊還在吃老本,取得的進步寥寥無幾,建造空間站、載人登月都是計劃之中,但是卻顯得有些遙不可及,不是因為他們真的不行,而是沒有錢,沒有充足的經費。
喜歡重生科技學霸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重生科技學霸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