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日
正當全國的小朋友們,迎來了屬于自己的節日,小學幼兒園充滿著喜樂的時候。
秦元清在京城水木大學沙河校區一號大禮堂,召開了關于核聚變電站技術規范會議。
會議主持單位,并非是水木大學,而是標準化部門作為會議組織單位和主持單位。
參加規范編制的,涉及到了水木大學、燕大、華科大、哈工程、西交大、魔都交通大學、南華大學七個高校,以及華科院、華夏工程院、核電集團、國電集團等相關單位。
涉及到的編寫人員,數以千計,畢竟這相當于以往的核電站、核技術的很多技術規范都不能用了,得重新進行編寫。
比如《和科學技術術語核物理與核化學》這個規范,需要增加了超過一半的內容,涉及到大量的新的專業術語以及解釋,包括對原本的核物理與核化學一些不再適用的地方要進行修正,而這么一本規范,至少需要十個專家進行。
同樣的,還有像全新的技術規范《核科學技術術語聚變反應堆》,那更是沒辦法參照《核科學技術術語裂變反應堆》,需要完全重新根據可控核聚變的實際情況進行操作。
核裂變發電站,因為發射性和安全性,有專門的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核儀器儀表、核材料管制、放射性廢物管理等等規范,但是核聚變發電站就不一樣了,它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主要的安全管理在于操作方面的管理,以及面對異常情況的措施制定,毫無疑問都得重新制定全新的規范。
再有就是核電廠安全系統的可靠性分析要求,所針對的內容完全不一樣,這是全新的內容,都得進行重新編制并且還得結合水仙核電站的實際運行情況而制定。
整個核聚變發電站所涉及到的技術規范,各種方面加起來絕對不下于一百之多,所需要的技術專家都得超過一千,這么浩大的工程,需要調動的力量是巨大的,而且一部分規范,都得等到水仙核電站改建完成一部分機組的運行后,才能制定出來。
當初的一大部分‘金烏工程’研發基地的研發人員,都參與了技術規范的制定。
這技術規范的制定,不但影響著全國的相關可控核聚變所涉及到的行業,一旦成形,那么今后也是世界通用的標準。
在現代世界,一流企業做標準、二流企業做品牌、三流企業做產品!
真正一流企業的競爭,在于標準的競爭,誰掌握了標準的制定權,誰就掌握了行業的話語權。
而當今世界上,也就華夏率先掌握了可控核聚變,自然是最有話語權。華夏制定了可控核聚變的標準,也會成為其他國家爭相照仿、借鑒以及執行的標準,因為你不去執行意味著你遠離可控核聚變。
而拒絕可控核聚變,幾乎可以這么說,這是在拒絕第四次工業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