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因為這個,有很多人開始質疑‘韋神’的講課水平,有人覺得他是因為語文沒有學好,所以導致講課含糊不清,感情不夠豐富。有人覺得他的講話的方式有待進一步提升,這樣才會讓學生們對他的課更加感興趣,聽課的時候才能夠聽得更加清楚明白。甚至有的人認為,燕大作為華夏的頂尖大學,所以在這里任教的老師,各個方面都應該是頂尖的水平,所以覺得韋神根本不配在燕大當老師。
實際上這種說法,都是以偏概全,都是自認為的,而不了解真實的情況,將小學、初中、高中對老師的要求,直接移到大學老師身上。看看整個華夏所有大學教師,有幾個能夠做到課程上生動有趣,讓學生感興趣,一聽就懂?
按照這個標準來,華夏大學老師起碼95%都會被移入不合格名單。
在大學,教師講課,你聽得懂好,聽不懂你就要好好提前學習、課后復習,要是你勤快些還能去辦公室找老師請教。要是以為老師都要圍著你轉,將你捧在手心中呵護著,那只能說想太多了。
其他學科的老師都這樣,數學專業就更離譜了,全國上下的每年選擇數學專業數以萬計,結果最后繼續選擇在數學專業深造,成為數學學者的,一年就是幾百個一千個,能夠脫穎而出擁有名氣的,一屆都不一定有幾個。
數學專業的老師,講課之時再配合黑板上的圖形、算式、符號,在普通人和其他專業的人看來,就真的是看無字天書和聽鴻鈞講道一樣,簡直就是一頭霧水,能夠不睡覺都已經算是出色得了。
數學,是所有學科中最講究天賦的!
這一點,以前是這樣,現在同樣是這樣!
并沒有變!
10分鐘的報告會,很快就結束了。
秦元清發現,這位韋神相比他在偏微分方程、幾何分析的造詣,在數論上只能說是一般般,并不出眾。剛剛他講的關于黎曼猜想的,就讓秦元清發現思維并不清晰、緊密。
不過這也正常,10分鐘報告會說是報告會,實際上就是跟一般學者一個交流的機會、交流的平臺,增加他們的參會感,免得會覺得自己是被忽視的。
哪怕是30分鐘報告會,實際上也就算是有比較好、有些價值的數學論。
只有45分鐘報告會、1小時報告會,才是真正的一流的論文,是真正具備很高的數學研究價值的。
每次菲爾茲獎獲得者,基本上都是作1小時報告會中選出來的。
能夠受世界數學家大會邀請做1小時報告,毫無疑問是被認為是世界級數學家的,是足以成為院士級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