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名航天員,他們將是又一批勇士、英雄,他們代表著人類前往月球,祝賀劉洋,祝賀王亞萍,她們一個擔任指令長,一個擔任副指令長,他們證明了,巾幗不讓須眉,古有花木蘭替父從軍,今有二女率隊出征月球!”
“這應該是第一次有女航天員擔任登月指令長吧,祝賀她們!”
“要停留月球表面總時間一個月,這意味著王亞萍將在月球上度過她的第二次生日,也是她在太空度過第五次生日,這是一位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偉大的航天事業,華夏航天史和世界航天史將銘記她的付出。”
“兩位老將帶領四位年輕航天員,劉洋48歲,王亞萍46歲,其他四位航天員,沒有一個超過30歲,甚至最年輕的一位還是2008年,還不滿30歲。從這里可以看出,我們華夏航天員隊伍建設是非常健康的,不會出現青黃不接的現象。”
“有些傷感,聶海圣作為“嫦娥號”飛船指揮長,今年年初正式宣告結束航天員時代,轉入后勤保障工作,培養航天員。”
“還有翟智剛等人,他們都六十歲了,不再執行任務,以后他們將培養航天員作為主要工作.....”
“希望我有生之年能夠坐著飛船前往月球,哪怕只能待一小時,我也心滿意足,為此我愿意花費一生積蓄。”
“.......”
華夏第二次載人登月,在美利堅也引起很大的影響,畢竟不久前他們剛剛完成一次不算太成功的載人登月,而現在華夏又要舉行第二次載人登月,這怎么有點怪怪的呢!
《紐約時報》直接以“這是一場航天盛世”作為報道,里面回味了半個世紀前,阿波羅計劃,NASA進行的七次載人登月成功六次,而后來NASA放棄了自己領先的領域,不再進行載人登月或者載人登火星,而是去發射一個個探測器探測冥王星、海王星甚至去探測太陽系之外的,沒有任何產出,白費資金,而其他國家航天卻后來居上,華夏在載人登月上取得領先,而NASA上次載人登月卻不算圓滿。而現在CNSA卻要進行第二次載人登月,CNSA正在掀起人類又一航天盛世,成為這一航天盛世的領航者,而NASA正在輸掉這一場競爭,成為配角。
其他媒體也紛紛跟上,有的媒體言語非常的激烈、尖銳,有的更是炮轟NASA,質問為何NASA的經費遠超CNSA,為何卻在航天活動上處于落后,NASA到底將經費花到哪里去。
感受到巨大壓力的NASA,不得不召開發布會,首先先對CNSA要進行的第二次載人登月送上了“真誠”的祝福,表示NASA和CNSA作為世界上唯二成功載人登月的航天局,可以攜手展開合作,這將加快人類進入星際時代。然后又宣布,NASA將在2030年進行載人登火星,將航天員送上火星,與此同時NASA已經和北美十家航天企業達成載人登月的相關合作,已經簽訂了合同,2030年載人登火星將必定成功。
是的,段時間內NASA無法再進行載人登月,而要減輕輿論壓力,最適合的莫過于推出載人登火星,火星是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之一,而月球只是地球的衛星,兩者的地位完全不一樣,不管CNSA登月成功多少次,只要2030年NASA載人登火星成功,就能徹底取得這場航天競爭的上風甚至是勝利。
在這方面,NASA有著成功的經驗。若非條件不允許,NASA絕對會通過特效之類的制作出載人登火星的全過程!
喜歡重生科技學霸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重生科技學霸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