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慶祝秦元清一家回鄉探親,也是為了慶祝秦政、秦詩曼奪得奧運金牌,秦家村、整個鎮的人在今天,燃放起了煙火。
甚至于,只有元宵才會出動的神,也被鄉親們抬出,年輕人拿著火把,開始抬神巡山尋村,而家家戶戶都在放鞭炮、煙花、跳著火堆,不斷上升的禮物在夜空中綻放出徇爛的光芒,把每個人臉上的笑容照得纖毫畢現。
“爺爺,奶奶,這煙花我來放,我和弟弟一人放兩個!”秦詩曼說道,然后自告奮勇地要去放煙花。
其他人都在放煙花,秦元清家里也不例外,甚至家里準備了二百多個煙花,準備在今晚綻放。
秦詩曼和秦政仿佛很有默契一般,拿著打火機,激動地一臉興奮地點燃引信,滋滋的火花讓二人點燃了一個煙花后,都尖叫了起來然后迅速后退,不過卻是開心異常,興奮地望著天空。
在京城,他們哪里有機會放煙花,看煙花都是刷視頻看的,可是看視頻哪里有親自放煙花來得激動人心。
只見兩個大煙花不斷地向著天空發射,綻放出了五顏六色的禮物,這種煙花一個就是128響,煙花升空的高度又高,而且又漂亮,頓時成了全村最靚的崽,甚至全鎮都可以看到這煙花,情不自禁地望了過來。。
有人說,燃放煙花爆竹就是在燒錢,而且還會污染環境,是一種損人不利己的事,提出應當全面禁止!但是在秦元清看來,雖然它有些弊端,但這是華夏傳統文化的一種,不管是過年還是特殊節日,少了煙花爆竹,就少了那個味道。比如城市禁止放煙花,結果春節冷冷清清,沒有過年的年味。
家里的孩子,都是欣賞著煙花,等到煙花放完后,又再次點燃新的煙花,孩子們都將煙花的盛況給拍下來,發到自己的朋友圈。
當神明抵達的時候,迎來了煙花的高潮,沿著路擺放著煙花,一百多個煙花被點燃,然后不斷在天空之上綻放開來,而父母帶著孩子們,給神像燒一下香,許個愿。
在閩南,有個傳統,那就是追神不追星。閩南人你叫他6點起來追星,不可能,你叫他6點起來抬神明,他4點就到。看看每年節日抬神的盛況,那是絕對比追星現場熱鬧十倍,看看哪座比較有名的寺廟道觀,到了節日的時候,堵車可以從山腳堵到山頂。
以前秦元清曾經認為,這是迷信,等他長大后才知道,這是心靈的寄托,是善良的起點。
秦元清心中感動,雖然今天也是七月十五,是傳統節日,但是秦元清卻記得,從未如此盛大過,他知道這是鄉親們用這種方式表示對他的熱烈歡迎,而無非就是他為家鄉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事,鄉親們心中念他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