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門外,一個老農跪倒在地,嘴里哎呦哎呦地叫個不停,一看就是被旁邊的馬車撞倒了,此刻無法起身。
老農身邊的小廝還在叫罵,見老農也不挪動地方,便指著守城士兵道:“你們眼睛都是瞎的?沒瞧見這個人擋住了我家公子的去路,還不速速離去?”
士兵自是認得這個小廝,這是趙相爺家的四公子身邊的人。趙相爺有兩子,趙家大老爺現任兵部侍郎,二老爺是翰林院的編修。
趙家孫子輩的有五個。大少爺早夭,二少爺趙向輝也是體弱多病,常年參湯不離手,雖然十分聰慧,但極少見人,連趙相爺也常感嘆,這是慧極必傷。三少爺是趙二老爺的長子,因在家中排行第三,所以雖然為趙二老爺的嫡長子,但仍然被稱作三少爺。
四少爺是趙家大老爺所出,這也是大老爺的三個兒子中唯一一個健健康康長大的。趙大夫人因為其他兩個孩子身體瘦弱,對于這個小兒子簡直是精細的不能再精細了,但也因為趙夫人的嬌慣,趙四少爺被養的十分不成器。但因為在家里排行第四,所以人們都稱趙向坤為四少爺。
趙家的五少爺年紀雖小,但十分有主見,年紀輕輕就投身軍營,發誓要闖出一番天地來給家人看看。趙二老爺因為這個沒少生氣,一家子文官怎么就養出這樣一個一心從武的孩子呢?
若是不出意外,此刻這個在馬車里的正是趙家的四少爺趙向坤。
廖久安沒打算出頭。對于廖久安來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況且,憑她今時今日的地位,若是強行出頭,對這老農也未必是好事。
廖久安等在后面,遠遠瞧著場上的局勢。
小廝喊了守城士兵將老農拖至一旁,眾人圍上去,就在這時,一聲清亮的女聲傳來:“住手。”
小廝轉頭看去,呵斥的話到了嘴邊,在看到標志時又咽了回去。這是英國公府的馬車。小廝看清了標志,快速跑到自家馬車旁對趙四公子低語。趙家四公子親自出來,對著英國公府的馬車遙遙拱手道:“不知道是明家哪位小姐的馬車?”
剛才的清亮女聲又開了口:“這是明家的三小姐。”
明家三小姐——明悅,準太子妃。
怪不得這么大陣仗。廖久安低頭輕笑了下,這是還未進東宮就開始造勢了。
看來也不是個聰明人。
廖久安無心再聽他們的場面話,只一心閉著眼睛養神。不一會兒,馬車便動了起來。看來是解決了。
但廖久安想的卻是這個時間,明悅怎么會剛出城?準太子妃出城勢必會引得多方眼睛注意,可明悅還是這樣大張旗鼓的出來,但她這演的這一出,到底是為了造勢還是……為了隱藏其他的目的?
廖久安喊了一聲劉管事,劉管事應聲而來。廖久安對著劉管事低聲吩咐了些什么,劉管事便轉身離開了。
馬車上的妙青妙紅好像什么都沒聽到一般,只是在馬車里靜坐著,但廖久安清楚地看到了妙紅將手里的帕子擰成了麻花。
廖久安有些想笑,但隨即又忍住了,事情總要一步步來,不急。
當晚,廖久安向母親請過安后,便被早早地打發回屋子里休息,廖久安也沒有十分困倦,就只能捻了棋譜跟自己對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