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別瞪栓子,我是那么小心眼的人嗎?弟妹確實繡的不錯,以前也聽楊大娘提過弟妹的繡工在他們村很有名,能掙不少錢。也就是咱家條件不錯,家里也沒那么多齷齪,不然三弟不一定能娶到三弟妹呢。我就是想著瓊花和梅花能不能跟三弟妹學學繡花,要是能學到一點以后在婆家也能有一技傍身。弟妹要是愿意教瓊花和梅花,我以后幫弟妹多做些家里的活,盡量不耽誤弟妹做自己的繡活。”
“那你看著辦,等弟妹回門后,你試試看吧。這兩天地里沒活,我想著帶俊明去縣城找找活干。”說完李林勝就出去了,過一會兒李俊杰就聽到他爹在外面跟他爺爺奶奶打招呼要去縣城的事。
李家目前各房交錢的規矩就是出去打臨工要上交一半,而兒媳婦自己憑手藝賺的錢歸自己。比如李俊杰的娘有時家里不忙的時候會在房里帶著李俊杰大姐二姐做點繡活拿去縣里賣的錢就是歸他們這一房的私房錢。只是李俊杰娘繡花手藝不是很好,所以繡活賺的錢不是很多。李俊杰心里曾嘀咕可能就是因為他娘的繡活賺錢不是很多所以奶奶才大方的放棄這筆錢充公吧。
李家公帳上的錢大部分都是家里田地賣糧所出。李家村所處的位置比較有優勢,四周環山,但是平地還是充裕的,古代不像后世中國十幾億的人口才造成資源緊張,所以有些家底的勤勞人家,只要肯下力開墾,手里的地還是足夠養活全家的。
這里李俊杰就要感嘆不知道這是個什么時代,似乎有些政策并不像中國有些歷史描述的那樣苛捐雜稅,就比如耕地這一塊,執政者似乎對糧食這一方面非常重視。李俊杰從家里以及村里人的聊天中大概了解到政策還是非常鼓勵農人開荒,只要你肯開荒,開荒后要跟村長里長報備登記,前三年免稅,從第四年才開始收稅。
只是古代工業化程度低,對鐵的控制也比較嚴格,農具這些成本高。另外牛作為古代重要的勞動力價格昂貴,也受府衙管控,每頭牛在府衙里都有登記的,不得隨意宰殺。一頭成年黃牛要五十兩左右的銀錢,就像李家村也只有兩戶人家有牛,一個是村長家,一個是村頭做拉車生意的李大海家,他家平時就是靠這頭年車在縣城做租車生意為生。李俊杰家雖說在村里日子還可以,也沒有到舍得拿銀錢出來買牛的,所以平時種地真的是全家拿體力拼出來的。這也難怪男孩子吃香,畢竟男人的力氣是女人無可比的。
三叔成親后的第三天,三叔三嬸帶著奶奶準備好的回門禮回門了。兩刀豬肉,每刀一斤左右,兩只母雞,還有一些糕點、紅糖之類的都是成雙的。這份回門禮不算薄,三嬸的娘楊曹氏拉著女兒進了女兒以前住的屋子,
“姑爺對你好嗎?那事你們成了嗎?”曹氏急切的關注這女兒的表情,想從女兒臉上看出女兒的日子如何。
三嬸是新嫁婦,對于她娘有些露骨的問題只能臉紅的點頭。
“當初同意這門親事,娘就是看姑爺人老實,干活不偷懶,你公婆雖然偏心大房,不過也沒有太苛刻二房,不是那種有意磨搓兒媳的人,你那二嫂也是咱們村出去的。做姑娘的時候就能看出人不不壞,也能干,你性格悶,你平時多和她處處。至于你大嫂,大面上過得去就行了,畢竟你婆婆的娘家侄女,她偏心點也沒辦法。你那大嫂不是個聰明人,不聰明有不聰明的好處。你看你二嫂怎么跟大嫂處的你就學著點。你嫁的不遠,有事也別憋著,你兄弟也幾個不會讓你被欺負了去”楊曹氏給女兒順了順頭發吩咐著女兒的為人妻為人媳之道。
家里就這一個小女兒,平時可著心疼,只是嫁去別人家就沒辦法了,就為了能時不時的看顧一些才把女兒嫁近一些的。
“家里的活你婆婆安排的你要做好,繡花別停,按你婆家的規矩,你繡花的錢不充公算你私房,女人手里有私房錢什么時候都硬氣些。”看著女兒聽進去了,楊曹氏才出去帶著兒媳們安排飯食。這個時代,很多人家都是一天兩頓吃食,但是如果家里來客人了,還是會盡量安排酒席待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