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大嫂,你可不能厚此薄彼,我最小,以后大嫂更要多照顧些哦。”李俊杰三嬸也打起了圓場。妯娌三人也不敢真在今天這樣的日子丟人,就此打叉過去。都不是懶人,不一會兒又笑著忙各自手里的活了。
忙了一整天,該還的宴客借用的鍋啊碗啊桌椅之類的都一一還完了。大姐李瓊花燒了幾鍋水,全家痛痛快快的洗完澡準備休息了。
因為剛搬新家,楊書蘭擔心小兒子太小壓不住,所以堅持讓小兒子還是先跟他們夫妻住幾個晚上看看,要是沒事再讓小兒子單獨睡自己的房間。
李俊杰此時正坐在床上盯著他娘數今天宴客的人情錢,都是銅板,平均一家估計有10文左右,楊書蘭看著小兒子披著還沒干透的頭發盯著自己數錢的可愛樣,就想著逗逗兒子:“乖兒子,你不是會數數了嘛,你要是能數對這里一共多少文錢,娘就給你兩文錢買糖吃。”
楊書蘭剛說完,就聽到小兒子回答“458文”。
楊書蘭驚喜地看著兒子,剛剛這些錢自己都數了幾遍才數出來這個數字,兒子只是看自己數就一下子說對了數字。誰都稀罕自家的孩子聰明些,楊書蘭沒忍住抱過兒子一頓揉搓,李俊杰也配合著上演了一出親子溫情戲。沒過多久,李俊杰玩累了,就漸漸睡去了。
“當家的,你看到了吧,咱家栓子聰明吧!”楊書蘭盯著小兒子睡的紅撲撲的臉怎么看怎么愛。
“嗯。”李林勝也在想剛剛兒子的表現。
“咱們努力些,等攢夠錢,栓子大些就送栓子去讀書吧。俊明已經大了沒辦法,可是咱們不能耽誤栓子。”楊書蘭看著丈夫認真的說著。長子不能像侄子一樣讀書是夫妻兩心里的痛,總覺得對不住大兒子。這樣的遺憾夫妻兩個不想再來。
“蓋完房,加上今天的人情錢,咱家還有多少銀錢?”
“還剩下7兩多。”楊書蘭數了幾遍她的銀錢盒子。
“恩,等后面大米和玉麥收上來了再賣掉一點,就可以送栓子先去村里學堂啟蒙。哪怕后面栓子不爭氣,至少認識些字,再差些也能去縣里做個賬房先生,總比在地里刨食看天吃飯強。”李林勝看村里李夫子一輩子也就是童生,不敢對兒子抱太大希望,但他清楚讀過書跟不讀書是不一樣的,就看村長,不就因為他弟弟李夫子是童生才當上了村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