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辦法李俊杰只能硬著頭皮解釋給他們聽。
“變蛋好吃吧。”李俊杰問道,
得到了全部一致點頭的答復。李俊杰繼續解釋道:“一個變蛋賣5文的話能凈賺3文,縣城里有這么多大大小小的酒樓客棧,還有可以賣給雜貨鋪,保守按一天需要3000個變蛋,一天就能賺九千文,也就是9兩。這只是一個縣城的保守的量,那賣到全國其他所有的地方呢?”
這個方子在后世是很普通,一文不值。但是在這個時代,除非碰巧,一般絕不會有人能想到這個腌方的。按物以稀為貴的規律,李俊杰私心里認為100兩低了。只是他很清楚自家目前的地位如果要價太高是保不住的,而自家到目前為止,李俊杰沒有發現家人誰有做生意的天分。
“栓子爹,如果賣方子的話,按栓子這么一算,腌方賣100兩我們家好像確實虧了。”楊書蘭最先反應了過來。
“一天3000個?真能賣這么多?那我們一家也干不了這么多啊。”大哥李俊明也跟著有了反應。
原本還傾向于自家干這個生意的家人開始意識到按個賣的話自家可能接不了這么大的餅。不過經過討論,大家心里還是有數了,具體的還得看明天張老板怎么談。
第二天李林勝裝上家里剩下的三十五個變蛋帶著兩個兒子一起來了縣城。
迎客來不愧是縣城最大的酒樓,裝修豪華,迎來客往。
沒進過這么燒錢的地方,李林勝和李俊明有些拘謹。只有后世進慣了各種豪華酒店的李俊杰沒有太多感覺。
父子三人進了酒樓大堂,李俊杰就看到了張家福正跟他招手。
張家福旁邊站著一個四十歲左右的一臉精明相的男子,從相似的長相上看,李俊杰判斷這是張家福的爹張招財,也就是迎客來的東家。
果然,等李俊杰父子走近,張家福介紹了他爹。李俊杰有些詫異張家福他爹親自出場,畢竟兩家地位相差懸殊。李俊杰從不看輕自己,但也清楚自家現在的實際情況。
張招財此時面上不顯,但是心里卻很驚訝。
眼前的父子三人,識人無數的張老板一眼就看出年長的父親和大一些的男孩比較緊張,很顯然不太適應這種場合,反而那個比自己兒子小兩三歲的同窗卻鎮定自如,當真是歹竹出好筍。
自家兒子之前帶回來這個變蛋,自己嘗過后就知道有利可圖。
別看就這一個小蛋,市場卻很大,如果腌方一直在自己手里,運作好的話自家都能更進一步。
自己也找人嘗試過看能不能看出怎么做的,卻一無所獲。那就只剩拿到腌方一條路可走。
作為生意上的老手,知己知彼是最基本的談生意方式。
他從兒子口中套出了他這個小同窗的情況,本來聽說只是鄉下農戶的兒子的時候,他想過隨便給點銀錢拿到腌方。可是無意間聽到兒子崇拜地說他這個同窗從入學以來的幾次月考中次次都是十分時,張招財立刻放棄了這個想法。
他這把年紀見過太多事,“莫欺少年窮”這個道理他深有體會。他想親自見見這個孩子。這就出現了張招財親自接待李林勝父子三人的場景。
“見過張東家。這是家父和家兄。”在張家福介紹了他爹后,李俊杰主動介紹了他有些緊張的父親和大哥。
“叫張東家太過見外了,俊杰和我家家福是同窗好友。看著我比你爹虛長幾歲,你該叫我張伯父。”張招財在見到了李俊杰的那一刻就決定一定讓兒子和此子交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