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一個黃道吉日,李俊杰的好兄弟張家福成親的日子。作為好友加親戚的關系,李俊杰自然會到場祝福的。跟著李俊杰一同去的還有他大哥。
“嘿嘿,兄弟,以后可就有人管著你了。”李俊杰看著一身紅媳婦的張家福開玩笑道。
“你以為你還小嗎?過不了幾年你不也一樣。”張家福紅著臉反駁道。
“我中舉之前不會考慮成親的事。還早著呢。先自由幾年再說。”張家福的話讓李俊杰也意識到自己從沒考慮過的問題。
不過,船到橋頭自然直,目前他娘應該不會給他定親的。一來自己年齡還不算大,二來還是以學業為先。不過從今年有時早晨起床時,小老二會不自覺的翹起來,李俊杰覺得生理上應該沒有問題。只要自己心理那關能過,應該會和這個時代的男子一樣,正常娶妻生子吧。
兩人繼續開了會兒玩笑,張家福就被媒婆喊走了。
參觀完兄弟的拜堂禮,吃完酒席后,天色已經不早了,李俊杰兄弟倆駕著自家牛車往回走了。
北方的天災后遺癥還是來了。通州縣已經出現了不少從北方逃荒出來的災民。縣城災民人數還少一些,大部分災民被安排在幾個城門附近的郊區。由縣衙組織的賑災工作有序的進行著。
牛車緩緩的從災民中穿過,漸漸遠離。災民的悲慘讓兄弟倆一路上心情有些沉重,沒有了聊天的興致。回到家天色已黑。
“你們倆這是怎么了,不吭聲的。”楊書蘭看兒子們吃完酒席回來臉色不太好就問道。
“娘,我們沒事,就是看到路上有災民,心里不好受。”李俊明先回答道。
“是啊娘,別擔心。我跟大哥只是看到災民有些難過罷了。”李俊杰也跟著解釋道。
“哎,這也是沒辦法。天災人禍遇上了只能認倒霉。幸虧咱家日子現在好過了。不然我們說不定也跟他們一樣。”聽了兩個兒子的話,楊書蘭也是有感而發。
“娘,我看天氣冷了,要不,咱家買些棉花回來縫一些棉衣給那些孩子吧。也盡咱們一點心意。”李俊杰想到那些凍的瑟瑟發抖的孩子心理不好受。大人還能抗凍些,可是孩子最容易出意外。
“好,聽你的。明天娘就跟你大嫂一起安排。也盡我們些心意。”
晚上一家聚一起消食聊天時,楊書蘭又提到了災民的事。一家人也都是意見一致覺得盡自家一點心意為他們做些什么。李俊杰也趁機提出了家里買人的想法。
“爹,明年家里的活會更多,家里人忙不過來,就是忙的過來,我也心疼你們這把年紀還要這么操勞。另外我明年又要去京城參加鄉試,更要離開家一個月左右。家里現在銀錢充足,我想著買些人回來培養培養,以后也是個助力。”
“買人嗎?這個爹真不懂。你們兄弟兩個商量著來。我跟你娘都聽你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