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那就請李解元第一個來。李解元,如何?”王大人欣然答應了方明的提議。
李俊杰很想回答一句“不如何”,可惜沒那個膽。硬著頭皮站了起來,朝著王大人了行了一個學生禮。
“大人,學生實在慚愧,自從學作詩以來,學生的所有老師都認為學生在作詩這一塊不開竅。學生自己也認為是塊詩詞朽木,實在不敢在大人們面前獻丑,怕污了各位大人眼睛。學生臉皮薄了些,還望大人見諒,免了學生墊底的詩詞。詩詞學生不擅長,不過學生畫學了幾年,學生可否為各位大人作幅畫,以表學生感激之意?”李俊杰直接無賴認倒數,想拿作畫挽回點臉面。
“可以,你也不必氣餒。存有所長,尺有所短。我看你的策題就做的很不錯。看來是確實不擅長詩詞。那就給我們畫幅畫吧。詩詞從方明開始吧。”王文對李俊杰是有印象的,主要是這孩子策題做的很出色。自己為官多年,也不見得比這孩子有更出色的答案。同樣這孩子的八股文只能算是中規中矩,文采確實跟后面幾名比起來遜色些。詩詞做的好的學子比比皆是,但是策題做的好的學子確實少見。自己也是愛才,才將第一名給了這孩子。
“謝大人體貼。”有侍從拿來了筆墨和紙,不過李俊杰讓他把筆墨拿了下去,只留下了紙。
李俊杰還沒開始畫呢,旁邊的仁兄,就站出來開始念他的詩了。李俊杰很是佩服。這廝快趕上歷史上那些什么起步成詩的神童了吧。反正自己對詩詞的鑒賞能力也不足,就不湊他們的熱鬧了,還是趕緊作自己的畫吧。
拿出炭筆,觀察宴會特色以及各個人物,很快李俊杰就下筆了,一入畫,李俊杰就自動屏蔽周圍的吵雜。等李俊杰停筆的時候,參與作詩的人里最后一個人正好做完。時間把握的正好。
李俊杰將自己的畫遞了上去。新奇的畫法,清晰的畫面,栩栩如生的人物,引起了幾個大人的注意,最后都爭著在畫里找自己。顯然李俊杰的畫算是成功了。看到大人們的反映,李俊杰松了口氣。
作詩的人里,果然方明獲得最佳的評價。王大人賞了一方有名的洮河硯。至于李俊杰的畫也得到了王大人一句“手法新奇”的評價外加一位馮大人賞賜的一塊大拇指大小的黃玉掛墜,李俊杰覺得不錯。
后面也有沒作詩的學子,展示了其他的才藝,甚至有一個學子展示了一段自己發明的變戲法引得了陣陣喝彩。這個學子也用自己特殊的才藝給各位大人留下了印象。
宴會隨著天色漸晚而結束。學子們恭送完所有的大人們后,才陸續離開。李俊杰回去的時候,蘇志嚴也上了兩人的馬車,讓清風駕著蘇家的馬車跟著一起去李家。
回去的路上,李俊杰總覺得哪里少了什么,突然想起來,是宴會上沒有酒。
“你們說為什么鹿鳴宴上沒有酒啊?”
“你不知道?聽說是因為有很多學子不勝酒力,在宴會上出了難看,所以當時的皇帝下令日后的鹿鳴宴還有瓊林宴不允許出現酒,只用茶水代替。從那以后,這個規則就留了下來。”冷世安給李俊杰解釋道。
李俊杰這才明白了原因。也是,一個個喝醉了跟酒鬼似得哪還能展現自己。
“你們倆都過了鄉試,明年的會試肯定要參加的。你們是回通州還是呆在京城備考?”
“我還沒想好。這兩天腦子不夠用。歇兩天再說。不過我估計還是要回去一趟的。志嚴,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