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絕對能賣,我跟你說,咱們得趕緊。現在這個時候其他蔬菜幾乎沒有,這個泡菜肯定絕對會受歡迎。”
“恩,你說的對。價格方面咱們商量一下。我覺得可以賣個六兩一小壇正好差不多一整顆菘菜,連腌汁大概三四斤。壇子上面讓他們貼上標簽,就叫李氏泡菜。今年準備不充分,以后咱們可以定做帶有我們標志的壇子。形成一個牌子。”
“六兩?會不會太黑了?”冷世安咽了口口水下去。他可是知道菘菜因為冬天種植的多,幾乎每家都種,導致菘菜只有兩文一斤左右的價格。一棵菘菜撐死了五六文,關鍵是還沒人買,誰家都不缺這玩意。他們一棵連壇子賣六兩,冷世安覺得限制了他的想象。
“黑?我還覺得賣便宜了呢。我那辣椒粉可是獨一無二的東西,沒有辣椒粉就不可能有這個泡菜。獨一無二的東西,不趁這個時候賺錢,什么時候賺?”
三人又商量了一些細節后,李俊杰把要加大絲瓜育苗的消息以及泡菜試賣的事跟他哥說了一下,就不再管這些事,他相信他大哥會處理好。
李俊杰三人開始了閉門溫書,又跟鄉試前那樣,要么三人一起討論解題技巧,要么去冷府聽冷世安爹對會試的一些了解。
一月底的時候,家里來信報喜,大嫂順利產下一子,這樣大哥就有了兩個兒子了。李俊杰很是高興。大哥生越多兒子,那自己這邊壓力就小了。大嫂要自己為這個小侄子取名,李俊杰想著現在還在元月,就取名李浩元。后來他大嫂就根據李俊杰取的大名給小侄子取了小名元元,他大嫂還開玩笑說自家小叔子真不愧是讀書人,他取的大名順帶小名都省事了。
進了二月,很快就臨近了會試的考試時間。
今年的會試三場考試時間分別為初九、十二、十五。前一日領卷入場,后一日交卷出場。考試的程序和入場的規矩與鄉試大體相同。
會試主考官四人,一正三副,由禮部提名皇帝欽命特派。
考試內容跟鄉試一樣,只是加大了難度。會試的考試對象是舉人,就相當于后世考博的人首先得是研究生一樣的道理。
鄉試的考卷每省各不相同,而會試是完全全國統一。會試因為試題統一,這個時候就能明顯看出各個地區的學子平均水平了。經濟好,教育發達區域的學子水平相對而言要高很多。就全國而言,南方學子水平要比北方學子好一些。也因此每次會試南方學子的錄取人數比北方學子錄取人數要多一些。
通過冷松林的講解,李俊杰了解到今年會試參考人數近兩千個,跟上一屆會試一樣錄取人數兩百一十八人,也就是相當于9個舉人錄取一個。說實話,能考上舉人的已經是學問各個方面很不錯的,而會試就是從高手中找更厲害的高手。難度之大,競爭之激烈可以想象了。
也許是因為即將到來的會試的有原因,李俊杰從為數不多的幾次出門,感覺京城的氛圍有些嚴肅。時不時的就能遇到巡街的差役甚至錦衣衛,比鄉試似乎更壓抑一些。
李俊杰的感覺是對的,只是原因他只想到了會試。他不知道的是京城之所以越來越把控嚴格是和皇帝的身體狀況有關。
不管外界如何緊張,對于參加會試的考生們來說他們最關心的還是自己能否順利考完。
二月初八到了,李俊杰按規定排隊搜身進考場。元和二十四年的會試正式開始了。
三場考試下來,李俊杰比鄉試的三場要狼狽一些。出了最后一場的考場,李俊杰整個人都有些虛托了。
跟鄉試比起來,考題量加大,題目難度也增加了不少,有不少比較偏的議題,要是對四書五經掌握不是很全面的考生,就很容易在這些偏題里無從下手。幸好李俊杰的記憶力很好,這些題他全部知道出處以及意思,做起答案來好歹不偏題。至于有沒有信心過會試,這個還真不好說,畢竟這次的考生是全國的尖子,誰知道哪些地區的考生水平具體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