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好像不是自己的任務吧。這不是額外增加自己用腦子嗎?李俊杰沒敢問出來,只能應是。
“對了,等一下有人跟你去翰林院,你把你統計出來的東西給那人帶回來給朕。”
李俊杰只能說是。出太和殿的時候,李仁英派了他信任的兩個小太監跟著李俊杰回了翰林院。
從李俊杰被太監帶走后,翰林院有心的人一直在等李俊杰回來。他們想知道皇帝為什么召喚李俊杰。
李俊杰一回到翰林院,毛毅就竄了出來,剛想嘰歪李俊杰幾句,順便打探李俊杰為什么被皇上召見,結果就看到了李俊杰身后的太和殿太監,到嘴邊的話立馬收了回去。
李俊杰去了志庫,把自己整理的東西都給了兩位太監帶走了。
眾人皆對小林太監帶走的東西好奇。作為翰林院的老大明大人也派人來找李俊杰。作為一個部門老大,或多或少他有權知道什么東西從自己的翰林院出去了。
“啟稟大人,下官最近整理地志的時候,順便整理了各地的一些發展數據。皇上對微臣整理的大明從開國以來的人口數量變化情況比較感興趣,就讓微臣將整理的東西交上去。”
“原來如此。小李怎么想起來整理這些東西?”
“回大人,微臣也就是好奇就隨手整理了起來。”
“你還真是用心。這樣,我再安排幾個人跟你一起整理,你負責安排他們整理哪些東西,整理出來的東西可以先拿來給本官看看。”
明大人的要求雖然有些想搶功勞的嫌疑,但李俊杰還是應了。這在后世職場很是常見。李俊杰也無所謂,反正皇帝已經知道自己已經整理不少時日了。而且整理的那些表格是自己根據后世的表格改進的,這個時代的人應該還沒有人用過這樣獨特的表格。明眼人都會看出東西是自己弄的。別人想搶功勞去皇帝那里刷好感還是有些難度的。
再說,東西實在多,李俊杰一個人馬不停蹄地干了一個多月,也只整理出了大明的人口數量變化。現在有人幫自己了更好,李俊杰除了想整理大明的這些東西,他還想整理出其他一些前朝有記載的朝代的數據。任何朝代都有自己的優缺點。如果能從數據變化分析給皇帝一些參考,那李俊杰的目的就達到了。只要有對比,才會更好的知道怎么解決發生的問題。
他當官又不只是為了升官發財,更多的他希望能做些什么。跟別人的目的不同,他也就不那么生氣有人出來伸手了,總歸能做出來不是?自己做和別人幫忙一起,結果對整個朝代而言一樣的。
本來皇上只給了自己三天的時間要交一篇折子,自己還擔心時間不夠呢。現在好了,有人幫忙整理數據了,自己就多時間考慮怎么寫這篇折子了。
李俊杰剛回到自己的座位,毛毅為首的就帶了一些人擠到自己的周圍,言外之意就是希望自己說出自己怎么會被皇上召見。
還說一些酸話,什么“李大人真是好命,才進翰林院沒幾天就被皇上召見了,哪像賴大人都進翰林院幾年了,到現在皇上還沒召見過。”
“李大人,有沒有什么訣竅讓我等也分些圣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