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足羹飽,林榮華掏出了一個小包。
“老林,這是?”
“化妝的。”
啥?
“哪兒搞的?”林田田都湊上前去看。
老林同志肯定是身無分文,絕對沒錢買化妝品。
對這東西的來源超級好奇。
“我都說了,林老三人緣廣你們還不信!”
原來,這是老林同志和鎮上賣藝的班主討要的一點胭脂。
“我說家里大閨女十五歲了,還不知道胭脂像什么樣子。”
林田田……
上輩子大牌她都沒看在眼里呢,結果這輩子被老爹用來做擋箭牌。
老爹真給她丟臉!
“化妝的事兒就交給你娘了,然后眉筆可以用木炭。”
最為關鍵的是長衫子怎么辦。
林老三唯一一件沒打補丁的就是他穿在身上這件,早已經洗得泛白看不出本來顏色了。
這就是他去鎮上的門面。
全鎮的人可以不認人但一定能認出他的衣服來。
這個門面還得裝修打扮。
“可以染一下色。”老林同志對這方面是很專業的:“天然的染料也有,只是現在不好找,找著了也不一定適合。”
比如桅子染出來就是黃色的;紫草要經過好幾道繁瑣的工藝才能染出純正的紫色,在這封建王朝那可是皇室或王公貴族專用的;而蓼藍則需要加石灰水和酒糟染出靛青色。
正常來說,靛青色最合適他穿。
但是,這玩意兒更不好找。
“我在回來的路上看到了一樣東西,覺得可以試試。”
當林田田看老林同志從路邊摘回來一大把野覓菜的時候簡直佩服得五體投地了。
“只不過染出來的是深紫色,穿在我這個大男人……”
“挺符合身份的,這叫時尚,畫師嘛,肯定是與眾不同的。”
林田田舉雙手贊成。
“要不,先找一塊破布試試?”關思慧心細:“這樣我們做起來才有分寸。”
說干就干。
老林同志又去扯了兩把回來,林田田燒火,關思慧摘了葉子洗凈然后丟進鍋里。
煮了好一會兒,最后將覓菜撈了出來,只見湯汁是深紫色的。
將湯汁舀到一個小木盆里,關思慧將巴掌大的一塊破布條丟下去。
接下來就該是等待的過程。
“其實,我覺得,這個東西應該可以吃的。”林田田就沒想明白,之前找野菜怎么沒想到這個東西呢:“煮都煮熟了,撒點鹽,我們吃了可以墊墊肚子。”
好主意。
一家三口將覓菜吃下肚,擦了一把紅紅的嘴巴,然后提議去看看破布條。
“看不太出來。”關思慧有點擔憂:“這樣行嗎?”
“拿到太陽下曬干應該就可以看出來了。”老林同志還發現一個問題:“這布的顏色深,不像我這件衣服。”
等待總是漫長的,當破布條變干的時候也變得也有點硬。
不過,總體效果還是有的。
“用老爹這件衣服的一個角落先做試驗。”
林田田提議。
對,這樣更真實。
衣服一個角落浸泡曬干后,顏色是深紫色偏暗,這個時代的男子穿……有點騷包啊。
“沒關系,爹,你明天就和李管家說這個畫師性子古怪,不能說話、穿著的衣服顏色也獨特,讓他有個心理準備。”
先打個預防針,省得到時候東問西問。